在金融市場中,銀行理財產品是很多投資者的選擇,但市場上也存在虛假理財產品,給投資者帶來極大風險。以下是一些識別銀行虛假理財產品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正規渠道查詢產品信息。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都會在相關監管機構備案,投資者可以登錄中國理財網,這是銀保監會指定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網站,輸入產品登記編碼,查詢產品的基本信息。如果在該網站上查詢不到相關產品信息,那么這個理財產品很可能是虛假的。
其次,關注收益承諾。正規銀行理財產品不會承諾固定的高收益。根據資管新規,銀行理財產品已經打破剛性兌付,不再保證本金和收益。如果一款理財產品宣傳時承諾超高的固定收益,且沒有任何風險提示,這很可能是虛假產品。一般來說,市場上的投資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
再者,查看銷售渠道。銀行的理財產品通常通過銀行自身的網點、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正規渠道銷售。如果有人通過非正規的社交平臺、電話推銷等方式,向你推銷所謂的銀行理財產品,且無法提供正規的購買流程和合同,就要提高警惕。
另外,注意產品合同。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合同會詳細說明產品的名稱、類型、風險等級、投資方向、收益計算方式等信息。投資者在簽署合同前,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特別是風險提示部分。如果合同條款模糊不清,或者存在大量專業術語但沒有詳細解釋,這可能是虛假理財產品的特征。
下面通過表格對比正規理財產品和虛假理財產品的特點:
對比項目 | 正規理財產品 | 虛假理財產品 |
---|---|---|
備案情況 | 在監管機構備案,可在指定網站查詢 | 無法在監管網站查詢到信息 |
收益承諾 | 不承諾固定高收益,有風險提示 | 承諾超高固定收益,無風險提示 |
銷售渠道 | 通過銀行正規渠道銷售 | 通過非正規渠道推銷 |
合同條款 | 條款清晰,信息詳細 | 條款模糊,解釋不清 |
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保持謹慎,仔細甄別,避免陷入虛假理財產品的陷阱,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