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低利率影響,多家銀行理財產品紛紛下調業績比較基準。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2025年4月全市場新發開放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12%,環比下跌0.02個百分點;新發封閉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61%,環比下跌0.08個百分點。
為穩定客戶留存,多家理財公司近期啟動新一輪費率“打折潮”,涉及管理費、銷售服務費、托管費等多個項目。中銀理財、民生理財、北銀理財等均發布公告,宣布下調部分產品費率。
某城商行工作人員表示,該行短期理財產品的業績基準在2.6%左右,長期的一般在2%左右,F在賣得好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一些短期的,例如九十多天,一百八十多天的產品。
銀行打出費率“組合拳”留客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官宣降準0.5個百分點,并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5月20日,LPR如期下降,工、農、中、建、交、郵六大行均官宣下調存款利率,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別至1.25%和1.3%。
在收益走低的背景下,為穩定客戶留存,多家理財公司近期啟動新一輪費率“打折潮”,涉及管理費、銷售服務費、托管費等多個項目。中銀理財、民生理財、北銀理財等均發布公告,宣布下調部分產品費率。
例如,民生理財的“富竹固收優選封閉77號”產品,固定管理費從0.5%降至0.05%,銷售服務費也從0.5%大幅下調至0.05%-0.2%。
北銀理財則將“京華遠見春系列易淘金3號”的銷售費率、管理費、托管費均降至0.01%。招銀理財亦宣布,對“招贏日日金62號”現金管理類產品實施階段性費率優惠,投資管理費由0.30%降至0.15%。渤銀理財一款固收類產品的銷售費率則從0.6%大幅下降至0.01%。
中國銀行方面,自2025年5月6日起,已對旗下8只“中銀理財-穩富(月月開)”系列產品進行業績基準調整,001號產品年化基準由1.75%-3.05%調整至1.00%-3.00%。此外,自7月21日起,還將對36只理財產品份額的基準收益進行調降,如“(1年)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強理財產品2號”的年化基準由3.6%-4.6%降至2.4%-3.4%。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新浪金融研究院表示,在低利率背景下,銀行理財公司未來為了持續健康盈利、獲客,一方面可在獲客、運營方面發力,例如關注與客戶之間的互動,做好客戶的精細化運營與金融投教;另一方面也需要強化內功修煉,做好投研基本功,在做好產品風控的同時,不斷優化產品功能、豐富客戶體驗,即便在客戶存量持倉產品收益率較低時,也可與客戶進行交互,并提示是否需要更換近期表現更優的其他同類產品。
熱推產品回歸“穩中求進”
新浪金融研究院了解到,各個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不一,上海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65%,三年期普通客戶存款利率1.95%,vip用戶可以達到2%以上;而蘇商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1.8%,三年定期利率為1.35%,五年期則能達到2.5%。
一家地區性銀行工作人員透露,他所在的銀行定期利率一年期最高在2%左右,“現在很少有人存五年,過段時間存款利率還會降低,貸款利率也低了!
盡管整體收益下行,不少銀行仍在推介相對穩健、性價比高的理財新品。例如,蘇商銀行推薦的“南銀理財鼎瑞安穩”第8期產品為一年期封閉式,起點僅1元,年化業績基準在2.5%-3.1%之間,仍具一定吸引力。
某城商行工作人員表示,短期理財產品的業績基準在2.6%左右,長期的一般在2%左右,F在賣得好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一些短期的,例如九十多天,一百八十多天的產品。
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共有215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4.06萬只,同比增加0.67%;存續規模29.14萬億元,同比增加9.41%。
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3.62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81.06%,較去年同期增加2.29個百分點;封閉式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5.52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18.94%。
新發產品仍以固收類為主
各類新發產品的收益也在同步走低。從產品倉位投向來看,投資對象的利率直接決定了該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高低,有的理財產品傾向于存款、存單投資比例更高,風格更加穩健,有的產品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相對更多,業績比較基準相對更高。
例如,高盛工銀理財近期發行的一款名為“盛景存款存單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36期”,產品100%投向存款、存單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其中存款與存單的配置比例不低于80%,年化業績基準僅為1.40%-1.60%。
北銀理財的京華遠見春系列卓遠固收封閉式理財產品銷售文件顯示,A類份額業績比較基準為2.50%-2.70%,據悉,該理財產品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同業存單、銀行存款、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為100%。其中,投資于符合監管要求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高于50%。
投向境外資產標的的理財產品中,近期,交銀施羅德理財發售了施羅德交銀理財得潤安盈美元(QDII)1年封閉式2507理財產品,A類份額年化業績基準在3.80%-3.90%之間。
據介紹,基于對宏觀經濟的分析和相關市場投資機會的研判,這款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與理財產品期限相匹配的以美元計價的債權類資產,債權類資產占產品資產總值的投資比例為80%-100%。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資產配置仍以固收類為主,投向債券、現金及銀行存款、同業存單余額分別為13.68萬億元、7.27萬億元、4.20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43.9%、23.3%、13.5%。
權益類理財如何破局?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8.3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7.22%,較去年同期增加0.57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0.72萬億元,占比為2.47%,較去年同期減少0.44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8萬億元和0.01萬億元。
蘇筱芮認為,從現實市場發售情況來看,權益類理財產品的增長并不明顯,主要還是因為銀行客戶以低風險偏好客群為主。從過往產品結構上看,固收類產品和現金管理類在理財產品中的規模占據了較大優勢。此外,銀行權益類產品背后所對應的投研團隊水平及投研策略也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以扎實的業績表現來贏得市場信心與客戶口碑。
“當前,投資者對理財產品仍未擺脫‘類存款’的初始印象,對于權益類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特征認識不足。”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對新浪金融研究院認為。
他表示,權益投資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豐富的人才,包括投資經理、研究員、分析師等。雖然理財公司正在加大權益類人才的招聘力度,但與成熟的公募基金等機構相比,在人才儲備和團隊建設方面仍有待加強。建議理財公司乘著當前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東風,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優化薪酬考核體系,吸引更多優秀的權益投資人才加入。
另外,要持續加強投研體系建設。部分理財公司的權益投研體系還不夠完善,缺乏獨立、專業的研究團隊和投資決策機制。建議理財公司持續建立健全投研體系,包括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研究、行業研究、企業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切入,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周毅欽認為,還應該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理財公司的客戶群體大多是銀行儲蓄客戶轉化而來,風險承受能力普遍較低,對收益的穩定性和確定性要求較高。目前權益類產品的風險特征與客戶需求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權益類產品已經成為非常小眾的產品。建議理財公司不必完全照著公募基金“抄答案”,實際上完全可以在產品設計上做出一條具有理財公司特色的風險收益曲線,更好地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開發出既能滿足理財客群對收益水平的期望,又能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的權益類理財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