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持續飄紅,今年銀行債轉股加速。
在過去的半個月里,“杭銀轉債”“南銀轉債”接連觸發有條件贖回條款。而隨著銀行分紅方案的落地,近期多只銀行可轉債的發行人決定下調可轉債的轉股價格,這導致存量銀行可轉債觸發強贖的預期進一步增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齊魯轉債”“常銀轉債”“紫銀轉債”“重銀轉債”“上銀轉債”的發行人也紛紛決定下調可轉債的轉股價。按照最新的轉股價格來看,“齊魯轉債”“常銀轉債”“上銀轉債”“重銀轉債”的正股股價也在漸漸向贖回觸發價格逼近。
“南銀轉債”觸發強贖,今年銀行債轉股加速
南京銀行近日公告,決定行使“南銀轉債”的提前贖回權。原因在于,南京銀行股票價格近30個交易日中已出現至少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不低于“南銀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130%),這觸發了“南銀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
從“南銀轉債”的基本資料來看,其起息日期是2021年6月15日,期限6年,2027年6月15日到期。其上市時的初始規模是200億元,當前余額為49.44億元。其自2021年12月21日起可轉換為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初始轉股價格為10.10元/股,最新轉股價格為8.22元/股。該債券的票面利率為: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0.70%,第四年1.20%,第五年1.70%,第六年2.00%。
南京銀行在本次公告中稱,將對贖回登記日登記在冊的“南銀轉債”按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全部贖回。而截至6月10日收盤,“南銀轉債”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為138.98元/只。這意味著若被強制贖回,“南銀轉債”的投資人可能面臨較大投資損失。不過,在贖回登記之前,投資人仍有機會在規定時限內通過二級市場繼續交易,或按8.22元/股的轉股價格進行轉股。
近期A股銀行板塊持續飄紅,多只銀行可轉債正股價格逼近強贖觸發價格。就在上個月底,“杭銀轉債”也觸發了強贖,杭州銀行(600926)已決定行使提前贖回權。此外,今年年初,“蘇行轉債”“成銀轉債”“中信轉債”也實現多數轉股。
興業證券固收左大勇團隊在近日的研報中表示,本輪銀行板塊行情有以下特點:由高股息行情推動,銀行板塊估值仍偏低,息差有較大修復空間。
該團隊認為,銀行轉債在有轉股機會的情況下,普遍會促轉股。原因在于,銀行通過可轉債完成轉股大幅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銀行普遍對于促轉股有較大的訴求,且在接近贖回線前,對于正股不會有太多的壓制。但問題是銀行轉債規模較大,很難觸發強贖,沒有下修空間,且銀行股波動有限會進一步增加轉股難度。
多只銀行可轉債轉股價格下調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銀行分紅方案的落地,近期多只銀行可轉債的發行人決定下調可轉債的轉股價格。而這也意味著,存量銀行可轉債的正股股價與贖回觸發價格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這顯著增加了未來觸發強贖的概率。
例如,齊魯銀行6月5日發布《關于根據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調整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價格的公告》,決定將“齊魯轉債”的轉股價格從5.14元/股下調至5.00元/股,調整實施日期為2025年6月12日。
其調整的依據是,根據《募集說明書》發行條款及相關規定,在“齊魯轉債”發行之后,當公司派送現金股利時,將對“齊魯轉債”的轉股價格進行調整,調整公式為:P1=P0-D(P0為調整前的轉股價,D為該次每股派發現金股利,P1為調整后的轉股價)。而在上個月,齊魯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決定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普通股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39元(含稅)。本次利潤分配的股權登記日為2025年6月11日,除息日為2025年6月12日。
一般而言,只要可轉債正股價格在近30個交易日內的收盤價出現15次不低于強贖觸發價格(當期轉股價格的130%)的情況,強贖條款就會被觸發。其實在轉股價未調整之前,“齊魯轉債”的正股股價已經2次觸及或超過贖回觸發價格。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咨詢齊魯銀行,對方工作人員表示,轉股價格調整后,調整實施日期以前的“觸發次數”仍按照原轉股價計算,調整實施日期及以后的“觸發次數”按照新轉股價計算。也就是說,6月12日新的轉股價實施后,之前的“觸發次數”仍按2次統計。
截至6月11日收盤,“齊魯轉債”的正股收盤價為6.64元/股。新的轉股價格實施后,其強贖觸發價格將從原來的6.68元/股變成6.5元/股。可以明顯看出,按照新的轉股價格,未來“齊魯轉股”的強贖預期明顯抬升。
記者注意到,除了“齊魯轉債”之外,近期“常銀轉債”“紫銀轉債”“重銀轉債”“上銀轉債”的發行人也紛紛決定下調可轉債的轉股價。按照最新的轉股價格來看,“常銀轉債”“上銀轉債”“重銀轉債”的正股股價也在漸漸向贖回觸發價格逼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