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2025科技金融與產業創新大會在上海市普陀區舉行。本次大會以“聚合力 匯眾智 共建科技金融新高地”為主題,共商創新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之道,共話科技金融賦能產業升級之策。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徐玉長,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顧軍,上海市普陀區委書記胡廣杰出席并致辭。
當前,各地密集出臺舉措,深入推進“雙鏈”融合,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海正聚焦科技創新中心等“五個中心”建設,積極做好以科技金融為首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顧軍表示,此次活動在上海市普陀區舉辦,是市區聯動推進科技金融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具體行動。普陀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近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成效顯著,希望普陀區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服務大局中彰顯作為,在發揮優勢上展現特色,在服務保障上體現水平,讓更多人才愿意來、留得住,讓更多企業引得來、發展好。
“普陀區將做好三篇‘融’字大文章。”胡廣杰表示,一是全力融入發展大局。加快打造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引力場、智匯源、創芯孵化器和服務中心”。二是全力融合創新生態。做實資源、需求、合作“三張清單”,著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三是全力融通企業服務。推動沿滬寧科創基金矩陣建設,以耐心資本澆灌科創苗圃。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與會專家認為,要更好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需加快發展科技金融,發揮好金融的“連接器”作用,特別是注重發揮資本市場的分散創新風險、激勵創新行為、優化資源配置等功能。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名譽會長、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表示,我國產業科技實力快速增強,對科技金融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擴大開放會有更多產業跨境配置科技資源,科技金融面臨全球性競爭;政府強力引導下更要注重發揮市場配置科技金融的決定性作用。
“科技創新從不是單一主體的‘獨角戲’,而是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多方協同的‘交響樂’,各創新要素同頻共振,方能奏響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落地的完整樂章。”上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苑多然認為,面向未來,資本市場仍需進一步深化改革,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配的制度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交所將多措并舉,與市場各方共筑科創之基、共建科創“新生態”。下一步,上交所將進一步充分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增強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系統性提升服務科技創新及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質效,并加大基金市場中低波動型產品創新力度,持續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體系和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資產配置工具,積極引導創新資本向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領域高效集聚等。
此外,深化跨區域合作也有利于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上海市普陀區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空間擴容等戰略機遇,積極推進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
在本次大會上,深入實施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戰略——科技金融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啟動儀式成功舉行。上海市普陀區、上海市委金融辦、南通市、鎮江市、泰州市、無錫市、蘇州市、南京市、常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今年,上海市與蘇浙皖簽署《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普陀區積極響應,繼年初率先發起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合作倡議后,繼續深耕細作、廣泛探索,通過與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鎮江、泰州“七市”共建協同創新聯盟、共設千億級產業基金,將滬寧線上的“創新孤島”串聯成“發展集群”。未來,上海市普陀區將以沿滬寧協同創新三年行動方案為牽引,攜手沿線“七市一區”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