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理財子公司在打新市場的收益呈現出下滑態勢。打新曾經是理財子公司獲取穩健收益的重要途徑,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如參與打新的機構和資金增多、新股上市后表現分化等因素,打新收益逐漸不如以往。在此背景下,探索新的投資策略替換打新策略成為理財子公司的重要任務,而定增 + 大宗折價策略便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
定增,即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對于理財子公司而言,參與定增可以獲得折價入股的機會。一般來說,定增價格會低于市場價格,這為后續的盈利提供了一定的安全邊際。而且,通過參與定增,理財子公司能夠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分享公司成長帶來的紅利。不過,定增也存在一定風險,比如鎖定期內股價波動的風險,如果在鎖定期內股價大幅下跌,可能會導致理財子公司的投資出現浮虧。
大宗折價交易則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并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大宗交易的價格通常會低于市場價格,理財子公司可以通過參與大宗折價交易,以較低的成本獲取股票。與定增相比,大宗折價交易沒有鎖定期的限制,資金的流動性相對較好。但大宗交易的股票數量通常較大,如果市場承接能力不足,可能會對股價造成一定的壓力。
下面通過表格對比打新、定增和大宗折價交易的特點:
策略類型 |
收益特點 |
風險特點 |
流動性 |
打新 |
曾經收益較為穩健,但近年來下滑 |
新股上市后表現不確定 |
上市后可交易,流動性較好 |
定增 |
有折價入股機會,可能分享公司成長紅利 |
鎖定期內股價波動風險 |
鎖定期內流動性差,鎖定期結束后可交易 |
大宗折價交易 |
以較低成本獲取股票 |
大宗交易可能對股價造成壓力 |
無鎖定期,流動性較好 |
理財子公司在運用定增 + 大宗折價策略替換打新策略時,需要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要對參與定增和大宗交易的上市公司進行深入的基本面研究,選擇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業績支撐的公司。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投資比例和風險,避免因單一策略或單一股票的波動對整體投資組合造成過大影響。同時,還需要關注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以適應市場的動態變化。
理財子公司在打新收益下滑的情況下,定增 + 大宗折價策略為其提供了新的投資思路和方向。通過合理運用這一策略,理財子公司有望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實現投資收益的提升。
(責任編輯:郭健東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