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25日,上海銀行召開2025年半年度工作會議。圍繞有價值、有情懷、受人尊敬、人才輩出的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目標,全行上下堅持專業主義、長期主義,進一步加快推動創新轉型發展。即日起,“上銀微動態”推出系列主題報道,展現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成效。
在7月27日舉辦的2025 WAIC“云擎智造 工賦新元”“AI+制造”發展論壇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上海站)上,上海銀行(601229)與其他7家在滬銀行聯合發布面向“AI+制造”領域的系列金融產品。上海銀行深耕科技金融,秉持“做早、做小、做硬科技”理念,推出智能制造貸系列產品,副行長俞敏華出席發布環節。
01
“智能制造貸”支持“AI+制造”
本次發布的金融產品種類多樣、覆蓋廣泛,緊扣“AI+制造”不同發展階段與企業多元需求,主要聚焦三大方向:面向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需求提供的金融產品,面向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需求提供的金融產品,面向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服務的產品體系。
上海銀行為支持“AI+制造”發展提供500億元的授信額度,推出智能制造貸系列產品:智研貸支持研發,授信期限最長5年;智改貸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等投資建設,期限5至10年;智造空間貸支持智慧工廠建設,期限最長20年,融資比例最高80%。
02
科技貸款三年復合增速37%
預計到2027年底,8家銀行將為“AI+制造”發展提供不少于4000億元的授信額度,持續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注入強勁金融動能。此次八大銀行聯合行動,是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助力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務實舉措,也是“深度行(上海站)”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4000億元信貸額度的持續投放和產品體系的不斷完善,上海“AI+制造”發展將獲得更加堅實的金融支撐,推動智能化轉型不斷提速。
秉持“做早、做小、做硬科技”理念,截至2025年6月末,上海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1800億元,三年復合增速37%,服務企業超1.9萬戶。其中覆蓋上海近三成高新技術企業、近四成“專精特新”企業,“百強硬核科技企業”服務比例近六成,精準助力科技企業發展。
未來,上海銀行將持續為“AI+制造”提供多元金融服務,助力上海加快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新高地。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上銀微動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