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實情況如何呢?當前,中國銀行業機構數已增長至4588家,在過去三年里,農村金融機構增長快速,民營銀行、貸款公司在過去兩年暫緩新增,但外資法人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明顯擴容。
銀行業金融機構數不斷擴容,更多普通人在日常街邊見到最多的還是各類銀行網點。中國銀行業協會的年度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營業網點總數達到22.87萬個,可謂“銀行多過米鋪”。
不過,可以看到,隨著金融科技發展,銀行網點輕型化、智能化轉型推進,銀行營業網點新增速度已明顯放慢;國有大行一方面積極整合低產網點、集中優勢資源,另一方面也積極落實國家普惠金融戰略,新設網點向縣鄉域傾斜。
中國銀行業機構數已達4588家,農村金融快速增長
2月14日,銀保監會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達到4588家,相比2016年末的4408家、2017年末的4549家,數量上已持續兩年增長。
對比來看,新增金融機構數量在近三年又呈現出六大變化:
一是國有大型銀行由5家變為6家,郵儲銀行加入;
二是股份行、城商行數量不變,仍分別為12家、134家;
三是農村金融機構增長快速,農村商業銀行由2016年底的1114家增至2018年底的1427家,部分農信社升至農商行以至數量減少,而村鎮銀行在2016年到2018年從1443家增長到了1616家;
四是外資法人銀行多了兩家,均為臺資;
五是民營銀行、貸款公司在過去兩年暫緩新增;
六是消費金融公司在過去三年快速擴容,2018年又新增了一家廈門金美信。
![]() |
1、國有大型商業銀行6家,郵儲銀行躋身國有大行之一;
2、股份行12家;
3、城商行134家;
4、民營銀行17家;
5、外資銀行41家;
6、農村商業銀行1427家;
7、農村信用社812家;
8、村鎮銀行1616家;
9、農村資金互助社45家;
10、特殊金融機構4家,包括國家開發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和1家住房儲蓄銀行;
此外,還有信托公司68家,金融租賃69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4家,貸款公司13家,消費金融公司23家,汽車金融公司25家,貨幣經紀公司5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53家,以及其他金融機構14家。
![]() |
相比之下,外資法人銀行多了兩家,一家是國泰世華銀行,臺資,2018年9月在上海開業,由此前在上海的大陸分支行轉制為子行,注冊資金30億元;另一家彰銀商業有限公司,也是臺資法人銀行,在江蘇南京注冊成立,已在大陸設有昆山、東莞、福州、南京4家分行,營運資金25億元人民幣。
消費金融公司在2018年新增了一家,為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為合資+產業系資本的消費金融公司。此外,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至少還有寧波銀行(002142)擬發起設立、注冊資本5億元的永贏消費金融公司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在排隊獲批。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比2017年增加了6家,分別是中國電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廣東溫氏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中國航發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特變電工(600089)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002202)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和江西高速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過去三年來,數量變化最明顯的是農村金融機構。在股份行、城商行暫緩新增的背景下,2018年,農商行數量較2017年末的1262家新增了165家;村鎮銀行數量比2017年末新增54家;而農信社數量相比2017年末的965家減少了153家。
“部分農村信用合作社升級為農商行了。”一位浙江地區銀行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而村鎮銀行盡管做出業績的挑戰不小,但股權還是會獲得一些想做大規模、跨區域經營的銀行青睞,加上監管層政策利好,數量增幅明顯。
在盈利狀況方面,2017年底的數據顯示,國有大行的資產利潤率為各類型銀行中最高,雖也有下降但仍維持在1%以上,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資產利潤率處于低位,均已降1個百分點以上;從凈息差來看,農商行處于最高位、高達2.95%,國有大行也高達2.07%,股份行利差空間收窄趨勢明顯。
銀行多過米鋪!銀行營業網點總數近23萬個
銀行業金融機構數不斷擴容,更多人在日常街邊見到最多的還是各類銀行網點。中國銀行業協會的年度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營業網點總數達到22.87萬個,可謂“銀行多過米鋪”;不過,可以看到,隨著金融科技發展,銀行網點輕型化、智能化轉型推進,盡管總量上仍在上漲,但銀行營業網點新增速度已明顯放慢。
![]() |
從2014年末到2017年末,我國銀行業物理網點數量從21.71萬個逐年增長至2017年末的22.87萬個;但每年較上年新增的網點數量,從6800到6900,再到3800和800個,甚至是“斷崖式”下降。與此同時,隨著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迅猛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服務離柜業務率在大幅提高,銀行平均離柜率在2014年末是67.88%,但到了2017年末達到了87.58%。
可供佐證的數據是,從整個銀行業來看,雖然開業批復數量在逐年增加,但終止營業批復數量也在增加,且在2016年表現明顯。零壹財經數據顯示,2017年,銀監會官網關于銀行營業網點開業的批復約2710份,比上年減少857份,同期終止營業的批復達1426份,比上年增加557份。可以發現,銀行營業網點開業批復在減少,關停的數量卻逐年明顯遞增。
![]() |
上述華東某城商行高管提到,銀行營業網點有著一些新的變化趨勢,“之前是一窩蜂都在開,后來發現營運成本、人力成本等上漲,(網點布局)就有所收縮。但是近年來,線下網點被認為是一個重要觸點再次受到重視;原因一方面是,相比之前,城市智能網點更多出現,面積更小、自助柜更多、上樓化明顯,私密性更好,且鋪租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比如郵儲和農信系統位于郊區鄉鎮的網點服務三農,帶動多元金融服務需求和業績創收,實現雙贏。”
網點最多的是這家銀行,4萬多個網點覆蓋三分之一國人
2017年末,我國銀行營業網點總數22.87萬,這之中,工、農、建、中、交行、郵儲銀行的網點總數合計達10.8萬個,占比近一半。六大國有行在網點區域分布、數量規模的變化,折射整個行業的趨勢。而且,除了銀行網點鋪設有著商業成本效益比、智能化轉型去線下等諸多考量因素之外,國有行的營業網點鋪設還有著踐行國家普惠金融的使命任務。
![]() |
智能化、電子化、自助終端等智慧網點轉型成大勢所趨。建設銀行稱,2017年運行自助柜員機 97,007臺,投入運營自助銀行 29,047 家,其中離行自助銀行 14,776 家,離行自助銀行與網點之比達 1:1;交通銀行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境內銀行機構營業網點合計達3,259家,較上年末減少11家,其中,新開業15家,整合低產網點26家。
![]() |
與此同時,國有大行一方面積極整合低產網點、集中優勢資源,另一方面也積極落實國家普惠金融戰略,新設網點向縣鄉域傾斜。在國有銀行中員工總數最多(47.7萬人)、網點數量高達2.3652萬個的農業銀行,分布于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分支機構數占比52.1%:
農業銀行2018年6月末分支機構分布:
![]() |
![]() |
![]() |
數據顯示,2017年底,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服務個人客戶達5.53億戶;到了2018年6月末,郵儲銀行營業網點仍然是近4萬個,個人客戶數增長到了5.65億戶,盡管網點數增速放緩,但受益于遍布呈現渠道網絡,用戶數正在快速增長。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