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傳達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下稱“中央一號文件”)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精神,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舉措,提出以促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重點,全面深化“三農”領域金融服務,著力推進服務鄉村振興“五大工程”。
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大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對鄉村振興支持力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商業銀行“三農”事業部績效考核和激勵的具體辦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支持力度。《指導意見》則提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要突出做好鄉村振興領域中農戶、新型經營主體、中小企業、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小微普惠領域的金融服務,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運行機制,加大對縣域地區的信貸投放,逐步提高縣域存貸比并保持在合理范圍內。
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郵儲銀行將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指導意見》相關要求,持續加大“三農”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力度,積極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運作機制,加快產品創新、推進流程優化、加強隊伍建設,著重提升市、縣分支機構信貸服務能力,全力做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等重點工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2018年,郵儲銀行不斷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運行機制,加強“三農”金融業務管理,打造專業化為農服務體系;印發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關于全面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制定了2018-2020年支持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成立了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與農業農村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業產業化領域金融合作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推動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2018年末,郵儲銀行涉農貸款余額1.2 萬億元,年凈增超千億元;累計發放小額貸款近1.61萬億元,服務農戶超過1000萬戶;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含已脫貧人口貸款)余額939億元,年凈增323億元。
“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將切實發揮服務‘三農’的‘國家隊’作用,把金融服務送至鄉村‘最后一公里’,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郵儲銀行將結合自身實際,著力發揮優勢,著力推進服務鄉村振興“五大工程”,即“農業產業升級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金融精準扶貧工程、信用村鎮建設工程和金融便民服務工程”。
在助力產業興旺方面,推進“農業產業升級工程”。支持傳統農業生產,大力扶持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科技農業;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探索農村互聯網貸款新方式、新模式;支持農村創業創新,大力扶持返鄉下鄉人員及農村致富帶頭人。
在助力生態宜居方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支持農業綠色發展,加大對農業清潔生產、生物保護等項目的金融扶持;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大對農村垃圾污水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的金融扶持;支持鄉村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大對農村水生態修復、土地綜合整治等項目的金融扶持。
在助力生活富裕方面,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工程”。繼續豐富適宜鄉村的儲蓄、理財、保險等金融服務產品。加大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金融支持力度,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生產致富能力,打造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項目。
在助力鄉風文明方面,助推“信用村鎮建設工程”。聯合多方力量,以信用村鎮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支持特色鄉村文化產業,弘揚鄉村傳統文化。支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在助力治理有效方面,助推“金融便民服務工程”。支持農村教育、醫療、養老項目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提高農村基礎金融覆蓋率,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便民服務。支持農村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建設,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