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眾銀行公布了2018年業績報。目前,民營銀行中的3家互聯網銀行都已經公布了2018年的成績單。
其中,微眾銀行突破百億的營業收入表現亮眼。《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該行調節了資產負債結構,存貸業務代替同業業務,成為微眾銀行資產負債的主要構成,且截至報告期末,微眾銀行存款規模同比大增近28倍。
在2018年,微眾銀行下調了同業負債規模,而客戶存款大幅增長。業內人士認為,存款的大幅增長與微眾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有關。“智能存款”類業務也是在2018年被民營銀行普遍認可的業務。不過,截至目前,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已經不能再新存入存款,其他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收益率也較2018年大幅降低。2019年,民營銀行將如何爭取存款,還未可知。
微眾吸儲神器“智能存款”疑被叫停
5月10日,微眾銀行公布了2018年業績報。截至2018年末,微眾銀行全年營收約達100.30億元,凈利潤為24.74億元,比2017年增長71%。
同樣作為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的盈利數據遠超新網銀行及網商銀行。
新網銀行年報顯示,2018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3.35億元,較2017年增長272.34%;全年實現凈利潤3.68億元,較2017年增加5.38億元,扭虧為盈。
網商銀行是與微眾銀行同期成立的互聯網銀行,根據該行發布的2018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網商銀行營業收入為62.84億元,同比增長46.96%;凈利潤為6.71億元,同比增長66.09%。
某民營銀行管理層告訴記者,微眾銀行營業收入及凈利潤的增長,與該行調整了資產負債結構不無關系。尤其在負債方面,記者注意到,微眾銀行業績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微眾銀行各項存款余額為1545億元,比2018年初增長2795%,且吸收存款占整體負債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7.27%上漲至74.38%。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微眾銀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是負債主要組成,為452.13億元,截至2018年底,已經降低至206.77億元。
某城商行計財部人士告訴記者,存款的成本率要低于同業業務和發債,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利潤。
對比網商銀行的情況,2017年,原來負債的主要構成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規模約為380.88億元,2018年降至354.03億元;2017年,網商銀行存款規模為251.68億元,占負債比重約為34.24%,2018年,該行存款規模為429.79億元,占負債比重約為47.49%,雖然同業負債規模下降、存款占比有所提升,但不及微眾銀行變化大。
由于互聯網銀行沒有線下網點,吸收客戶存款非常困難,導致民營銀行高度依賴同業負債。在2018年,微眾銀行如何實現存款規模大漲?微眾銀行在年報中透露道:“重點加強了線上服務能力,解決了開業至今一直存在的存款短板。”
上述民營銀行管理層告訴記者,微眾銀行吸收存款規模大漲與該行的“智能存款”業務不無關系。該管理層也坦言,近年來民營銀行能在存款端取得較好成績與“智能存款”類業務分不開。據了解,這種“智能存款”優勢在于靈活、穩健及收益高。但記者發現,截至目前,微眾銀行“智能存款”業務已經不能再新存入存款,其他各家民營銀行的類似產品也下調了收益率。
針對微眾銀行存款上漲的具體原因、目前微眾銀行“智能存款”不能再存入的原因、這對該行2019年存款規模是否造成影響等問題,記者聯系了微眾銀行,但并未從該行處得到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存款規模增長的同時,民營銀行的貸款利率有所降低,如2018年微眾銀行當年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下降近1個百分點,其中小微企業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不過,某會計師事務所人士告訴記者,貸款規模是資產端的主要構成,且貸款收益率要高于債券投資等,所以(貸款利率下降)并不影響銀行獲得利潤。
凈利潤大增71%背后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微眾銀行的盈利數據始終高于網商銀行。如截至2017年末,微眾銀行營業收入67.48億元,較2016年的24.49億元有所增長;凈利潤達14.48億元,較2016年的4.01億元暴增。網商銀行2017年營業收入為42.75億元,較2016年的26.37億元有所增長;凈利潤4.04億元,2016年同期為3.16億元。
上述民營銀行管理層告訴記者,近年來,微眾銀行與網商銀行的盈利數據表現有差距,一個在于兩者的客戶群定位及主營業務差距。其中,網商銀行的定位是“小存小貸”,以經營貸為主。“對于小微企業的經營貸款利潤要比消費貸薄一些,且獲客難度更大。”上述民營銀行管理層如是說。
而微眾銀行主要定位于“個存個貸”,注重消費貸。梳理微眾銀行年報信息,記者注意到,此前,微眾銀行的重點業務在“微粒貸”“微車貸”等消費信貸業務方面,2018年,該行才推出了全線上、純信用、隨借隨還的小微信貸產品“微業貸”。微眾銀行客戶群體龐大,截至2018年底,該行有效客戶超過1億人,覆蓋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授信的個人客戶中,約80%為大專及以下學歷,四分之三為非白領從業者,同時,72%以上的個人借款客戶單筆借款成本不足100元。
安永近日發布分析報告認為,從上市銀行整體情況看,2018年,零售業務貢獻度繼續上升。2018年上市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增速為11.90%,較2017年提高2.72個百分點;零售業務稅前利潤占銀行整體稅前利潤的比重為39.84%,較2017年39.09%增長0.75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2018年,個人消費信貸產品“微粒貸”依然是微眾銀行的主力產品。該行在業績報中表示,2018年大力推廣“微粒貸”聯合貸款金融扶貧模式,將聯合貸款業務核算落地貧困縣的扶貧模式延伸至全國多個地區。
2019年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顯示農商銀行嚴格審慎開展綜合化和跨區域經營,原則上機構不出縣(區)、業務不跨縣(區)。但“微粒貸”與部分農商行也是有聯合貸款合作的。不過,上述民營銀行管理層認為,這個《意見》主要還是為了規范農商行的經營,對民營銀行的業務是否會造成影響還不能斷言。
此次監管層下發的《意見》是否會對微眾銀行的聯合貸款模式造成影響,截至發稿,記者并未從微眾銀行處獲得回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