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德意志銀行對外宣布新一輪改革計劃,核心內容包括:成立企業銀行部回歸傳統優勢,退出投資銀行業務下股票銷售及交易業務,并將在2022年之前裁員1.8萬人。
這一“斷臂求生”式的改革方案隨即引發關注。
德銀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市場的目光聚焦在其轉型會否引發重大市場風險上,并將之與當年的雷曼破產事件相比;此外,國內人士亦關注德銀在中國的業務將受到何種影響。
為此,德銀亞太區CEO司馬維(Werner Steinmueller)和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朱彤近日在德銀北京辦公室接受了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數家國內媒體采訪,說明德銀轉型對亞太和中國究竟將帶來何影響。
“我們的衍生品敞口處于合理水平!痹谡劶按饲熬W絡上“德銀50萬億美元衍生品風險”時,司馬維強調,德銀衍生品風險敞口的凈額僅為210億歐元。其未在采訪時透露德銀衍生品的名義總規模,但他表示,“無論以何種標準來衡量,德銀衍生品敞口與其主要同業無實質差異,且隨著部分股票業務的剝離,衍生品敞口還將隨之減小!
他表示,此次集團總部推行的改革方案,其核心目標是實現長期穩定盈利業務模式,回歸德銀傳統優勢,“亞太地區只有一部分股票相關業務受影響。對整個地區而言,影響非常有限!
對德銀在中國內地的影響幾何?
“沒有實質影響。”朱彤表示,原因在于“德銀中國的業務與全球優勢和戰略轉型一致,且德銀在中國內地市場并無股票相關業務。”
股票業務“兩手準備”
在德銀宣布重組方案后不久,市場傳出“德意志銀行風險敞口高達50萬億美元,已實際破產”的說法,并將其潛在沖擊與當年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相提并論。
隨后,德銀官方回應傳言稱,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 GAAP)不同,IFRS并不采用主凈額結算協議(master netting agreements),即允許擁有多個衍生品合約的雙方以凈值結算,而非單筆結算,因此資產負債表中的衍生工具資產規模遠大于凈額。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德銀衍生工具本金為3310億歐元,若按凈額計算,則德銀的衍生工具交易本金僅210億歐元。
據司馬維介紹,德銀與雷曼倒閉時并無可比性!暗谝,我們目前的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為13.4%,處于歷史高位;第二,我們的流動性非常充沛!
根據德銀二季度業績公告,該行二季度末流動性儲備規模為2460億歐元,流動性覆蓋率為147%,較監管要求超出近700億歐元。
不過,在規模之外,市場人士還擔心大規模重組下的操作風險。
“德銀的衍生品交易規模非常大,是主要交易對手方之一,所以市場擔心在裁撤和轉手過程中,是否出現不可控情況,引發惡性連鎖反應!贝饲,一位香港投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達其擔憂。
對此擔憂,司馬維表示,德銀已在集團層面設立資本釋放部門(capital release unit),負責出售、削減或重整德銀的非核心資產。至于裁撤的相關股票業務,德銀保留了必要團隊以確保業務的正常進行,并與法國巴黎銀行開啟談判,探討由后者全盤接手德銀主要經紀(prime finance)和電子股票(electronic equities)業務的方案可行性。
司馬維續稱,如果接手,法國巴黎銀行將整體承接德銀員工和交易頭寸,并繼續使用原有系統。即使最終沒有達成交易,德銀也準備了逐步退出的完整方案,并將確保退出過程中的穩定運營。
將加大中國區投入
“德銀在亞太區的業績增速非常穩健,去年收入達31.5億歐元,約占集團總收入的12%。去年,德銀的企業銀行、財富管理和企業融資三塊業務在中國和印度兩個市場錄得兩位數增長!彼抉R維表示,中國市場對德銀的增長戰略至為關鍵,“我們正在加速對中國的投資,發力企業和機構業務,以及財富管理業務,這些也是我們全球的業務強項所在。”
相比大動作頻頻的摩根大通、瑞銀等外資銀行,德意志銀行的在華業務突破較少受到國內市場關注。
“德銀中國是德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有三條主要的業務線:交易銀行、財富管理,以及固定收益及外匯相關業務!敝焱硎,交易銀行是德銀在全球市場的傳統優勢,在中國亦是如此;同時,德銀也是銀行間市場、債券通機制最主要的外資行之一。
除擴大這些企業、機構業務優勢以外,隨著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未來在岸市場上會出現更多產品私人財富管理的產品,這也是我們的全球優勢以及未來在中國的重要增長點。集團將投入更多資源給德銀中國;我們也正在與監管部門保持溝通,積極為中國市場落地新的業務!敝焱f。
據2018年年報數據,德銀中國2018年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42%、8.47%,在近四十家外資行中分別位列第二和第六。
自2018年4月中國監管層正式放寬券商外資股權比例限制以來,已有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3家外資控股券商陸續落地。其中瑞銀證券以瑞銀集團增持方式成為外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則為核準新設券商。
德銀亦有一家合資券商:2009年與山西證券(002500)合資成立的中德證券,德銀持股33.3%。
對德銀控股券商何時落地的問題,朱彤表示,中國市場為德銀提供了非常多的機遇,各業務均在發力;隨著集團總部推動戰略改革,“我們需要進一步審視中國內地的市場機會,同時也要與集團的全球戰略協同,未來我們將繼續積極利用并協同全球資源,不斷提升德銀中國的本地業務能力和競爭力。”
司馬維稱,德銀總部正在對德銀中國加大人員和科技領域的投入,未來將進一步加強交易銀行、企業融資和與中國同業機構合作,并發展財富管理業務,重心聚焦在德銀具有傳統優勢的領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