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在公開會議上表示,推動商業銀行資管業務的轉型發展,需要重點強化六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強大的資產配置能力。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穩步推進的大背景下,將加強研究能力建設,培養積累對復雜金融資產拆解和定價的能力,形成對可投資資產的內部評級評估,測算各資產大類基本的風險收益特征,理解資產大類之間的相關性,做好大類資產配置。抓住行業板塊輪動中的投資機會,做好擇時交易。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賺取穩定的收益,為客戶創造價值。
二是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要認真落實存量業務的整改,有序壓降老產品、穩步推進存量資產非標轉標、回表、風險資產處置等工作,確保在整改過程中不發生新的風險;要嚴格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規范發展新業務,建立風險管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前臺業務部門,第二道防線是風險、合規、審批條線,第三道防線是審計、紀檢條線),提升內控管理水平,嚴格管理關聯交易和內部交易。
三是強大的投資應變能力。現代金融市場風云變幻,居安思危是所有企業都應具有的優秀品質。將深入研究,加強對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的理解,加強對宏觀經濟走勢的預測,根據利率、匯率、大類資產價格的變動及時調整投資策略。用好對沖、套保策略以及各類風險緩釋工具。保持對極端事件的警惕性,認真做好壓力測試和相應對策安排。
四是強大的渠道銷售能力。傳統資管業務,主要銷售渠道是銀行網點的柜面,主要客群是中高收入人群。互聯網時代,針對資管業務的銷售渠道要關注兩個關鍵詞——流量和渠道下沉。有流量的地方就會有現金流,就會有財富管理的需求。將研究各類場景,在場景的流量中搭建資管的渠道、布放資管產品。渠道下沉意味著資管的客戶從中高收入人群拓展到普通人群,資管的普惠特征將凸顯。商業銀行發展資管業務要拓展、管理、使用好各種渠道,把合適的產品投放到合適的渠道上,最終銷售給合適的客戶。
五是強大的協同作戰能力。對商業銀行集團來說,其資管業務發展要實現三個協同,即集團母子公司協同、板塊內部協同、行業生態協同。通過這三個協同,搭建科技共享平臺,不斷提高集約化水平,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這三個協同并非易事,需要久久為功。母行與各子公司既要實現風險隔離又要實現業務協同,各子公司之間要實現錯位經營、補位發展。這些都需要整體提高銀行集團內部的管理水平和協調能力,需要各子公司提高戰略站位,不斷細分市場,全面提高團隊作戰能力。
六是強大的金融科技應用能力。當前,現代科技深深嵌入金融發展全過程,其引發的數字化風暴席卷全球,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依托先進、有效的金融科技做好商業銀行資管業務,需要充分認知傳統金融與互聯網行業的基因差異,做好內生開發,加強外部合作。通過科技賦能,既完成資管產品全生命周期以及前中后臺全流程管理,又實現“千人千面”畫像,全方位做好客戶管理和關系維護,提高差異化競爭力。
劉桂平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資管產品的規模已經突破80多萬億元 ,其中銀行系資管規模超過一半 ,銀行系資管的高質量發展對推動整個資管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舉足輕重。眾所周知,商業銀行直接經營資管業務已超過十年,取得過驕人的成績,收獲過成功的經驗,也累積了不少風險;蚁km遠,但我們不能放松警惕。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資管新規”,第一次系統、全面、清晰地界定了中國的資管行業,建立了資管標準、統一了監管規制,開啟了中國資管行業回歸本源、規范發展、深度競合的2.0時代,也為商業銀行統籌推進資管業務轉型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
他說,建設銀行發起設立全資子公司——建信理財于6月3日首家開業,這標志著表外業務在公司治理層面實現徹底風險隔離,銀行資管公司化、專業化運營時代正式到來。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決定,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銀行將主動履行國有大行的責任與擔當,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監管機構的指導下,促進資管業務全面回歸本源,結合本輪資管行業轉型的內在邏輯,與同業一道積極探索建立中國特色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新體系,推動資產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
他認為,商業銀行資管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有四個方面,一是支持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健康持續繁榮、產業生命周期迭代所需的金融服務僅靠商業銀行傳統信貸難以滿足。資管行業資金具有多樣化特征:投資期限可長可短;資金規?纱罂尚;投資形式豐富,涵蓋債權、股權;風險承受能力有高有低,既可以投資企業初創期,也可以投資企業成熟期,在企業衰落退出階段還可以幫助企業完成并購、重組。商業銀行的資管業務,將以資管的力量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民營企業、小微企業。
二是助力金融改革開放。7月20日 ,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宣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11條,標志著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前景廣闊,但在經營理念、經營方式、產品設計以及服務功能等方面相比國際領先同業還有較大差距。我們尚未經歷國際競爭的大風大浪,尚未經歷完整經濟周期的考驗,建行需要也愿意與國外頭部資管公司、在專業投資領域有特色的公司加強合作。國外資管公司的進入,不僅有利于學習領先的投資研究方法和資產配置手段,更能打開眼界。建行將以開放的姿態,在更大的范圍、更寬的領域對標國外先進資管同業,敢比善學,持續提升資管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三是繁榮金融市場體系。資產管理要逐漸扮演好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機構投資者的角色,通過債券、非標、同業、外匯等多類型投資,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和穩定器。通過在資管領域持續精耕細作,實現連接金融機構、拓展金融業務、活躍金融市場、豐富金融工具、創新金融產品、引領金融科技的長遠目標。這既是資產管理行業的社會責任,更是資管行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內在要求。
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梳理國內資管業務發展脈絡,最早是作為表內融資的轉移手段,逐步形成了“影子銀行”;之后是與表內信貸相互補充,負責企業生命周期的兩頭——初創期的風險投資和成熟期的資本市場融資。毋容諱言,中國金融的脫實向虛、層層嵌套問題,曾經是比較嚴重的。進入資管新時代,國有大行要有責任擔當,主動作為,認真落實系統性風險防控責任;要有明確底線,妥善處理好業務創新發展和風險防控的關系;要有經營智慧,強化內部制度、流程、系統和文化建設,因時而變,通過筑牢底板,堅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