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操作并不能簡單視作央行政策轉向寬松的信號
10月16日,央行開展2000億元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維持操作利率3.3%不變,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實現2000億元流動性凈投放,略超市場預期。
2018年以來,新作MLF操作較為常見,但操作思路大多通過降準置換MLF后再新作MLF。而此次投放則是在沒有MLF到期的情況下直接進行,尚屬首次。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此次新作MLF更多是基于平穩流動性的考慮,需理性看待,不可簡單視為貨幣政策的大幅寬松。
彌補流動性缺口
業內專家分析,在沒有MLF到期的背景下,央行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主要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稅期高峰臨近、保障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幾方面因素相關。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MLF操作可向商業銀行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有助于推動銀行在本月20日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中繼續下調加點,進而降低企業貸款利率。
下半年以來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處于下跌區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7月、8月、9月PPI分別同比下降0.3、0.8、1.2個百分點,跌幅逐步加大。
王青分析,這意味著考慮價格因素后,企業貸款實際利率水平正在上升。著眼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政策目標,央行引導1年期LPR下行的迫切性有所增強。
同時,按照季節性慣例來看,1月、4月、7月、10月是每年的繳稅大月,這也導致了近期資金面收緊。資金價格方面,10月15日,DR007(銀行間存款類機構質押7日)加權平均利率上行至2.69%、R007(銀行間質押7日)上行至2.85%;流動性投放方面,15日定向降準釋放500億元,而自10月中旬起至11月5日4035億元1年期MLF到期前并無流動性到期。
“10月面臨繳稅大月,疊加專項債提前發行,流動性缺口仍然較大!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表示,流動性投放方面仍需要中長期流動性投放,除10月下旬將有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外,本次新作2000億元MLF也將補充中長期流動性。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此次釋放MLF,后面有可能會減少公開市場操作投放,保持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合理充裕。如此,央行相當于用長錢置換了短錢,既緩解了近兩天資金面的收緊壓力,保證了貨幣政策的中性,也達到了補充銀行長期負債,支持實體的作用。
明確10月LPR報價基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市場對MLF降息預期較強的情況下,此次MLF操作招標利率穩定在3.3%利率不變,明確了10月LPR報價基準。同時,也釋放出央行保持政策利率不變、穩定市場預期的信號。
在15日央行召開的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就明確,MLF利率是市場流動性供求因素的反映,只是影響LPR報價的一個因素。就LPR利率本身而言,目前通過改革的辦法,通過完善利率的傳導機制、疏通傳導渠道,促進貸款利率的實際下行。
在新LPR改革后,貸款基準利率正在逐漸淡出,當前MLF操作利率已成為事實上的政策利率,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第一財經記者在15日發布會上了解到,LPR應用占比正在逐步提高,且進展超過預期。9月末數據統計顯示,在新發放貸款中應用LPR定價占比已達到56%。
明明認為,MLF在LPR報價前操作以明確LPR報價的利率基準將成為常態。而短期來看,LPR報價下行仍將以壓縮LPR和MLF的利差為主。
李奇霖表示,MLF作為報價的錨,具有引導作用,使央行能夠視經濟與金融形勢靈活應對。不過,此次操作并不能簡單視作央行政策轉向寬松的信號,通脹雖不具有長期持續性,但在短期內仍會制約央行寬松的空間。
明明也表示,應理性看待新作MLF。長期看,貨幣政策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逐步向寬松方向過渡,但數量型工具的操作目前看仍然是以平穩流動性環境為主!敖衲暌詠黼m然仍然有降準操作,但流動性環境已遠不如2018年下半年寬松,資金利率有較大幅度回升,本次新作MLF更多基于平穩流動性的考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