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么是網絡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可能是網速。
近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催生了一波非接觸式經濟熱潮,金融領域同樣如此。在過去,由于客戶向線上遷移,金融機構的服務重心也跟隨客戶行為的變化,來到了線上,金融科技的力量更多的在前端展示,著眼點在于客戶體驗。
如今,在非接觸式的社會生態中,金融機構不得不將中后臺業務的線上化進程提速,線上路演、遠程調研、遠程簽單、線上發行等大行其道,金融機構的業務運營模式正在趨于全線上化。
“這絕非是金融機構在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金融壹賬通首席戰略官戴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這次疫情正在倒逼傳統機構在短時間內從經營管理和業務模式等各方面嘗試線上化、遠程化、數字化。
“正是這次疫情,凸顯了不少金融機構過去在整體線上化運營和全在線服務能力上的短板,而金融科技的用武之地則在這個契機下愈發得以彰顯。”戴可說。
打通新賽道
近年來,銀行業一直在應用金融科技強化線上運營能力,在前端,從產品到服務,強調用戶體驗,在中后臺,智能風控系統能夠支撐小微貸款、消費貸等小額貸款快速放款。
但在某些環節,比如大額對公貸款的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仍然需要銀行相應人員跑前跑后,而如今,在疫情的逼迫下,類似這樣的環節,正在被加速打通。
上海一家藥房自動化企業在疫情期間需加緊對所有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的維養升級,因此需要進口一批保養相關的定制配件及輔助軟件,進而產生了2.5億元的授信需求。
為此,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是這樣對其進行授信的,首先,銀行的專業盡調人員、客戶經理及客戶財務總監三人通過微信建立了“貸款專項聯絡群”,通過遠程視頻方式與客戶財務總監面對面進行盡職調查工作,包括調研公司經營近況、疫情對公司運營影響、企業現階段資金缺口等信息。同時,客戶通過線上提交了營業執照、財務審計報告等電子版資料,分行專業盡調人員結合訪談內容分析企業的經營現狀真實性以及融資需求合理性。
這其中,盡調人員需要較平時花費更多的時間。一方面,要提前做好公司情況背景調查,包括查詢分析比對近兩年財務數據,研究行業相關發展數據等,以便在視頻前對企業整體經營有框架性的認知;另一方面,針對每一家公司準備針對性的訪談提綱,以便視頻盡調時有的放矢。
在做好充足功課的前提下,盡調人員在一天內完成了對這家公司的視頻盡調及真實性核查報告的撰寫,以最快的速度推進該項目進入審批環節。
2月11日,農發行成功定價增發境外5年期固息人民幣債券,規模為15億元,增發后債券總規模達45億元。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農發行首次在境外采用增發模式和全程網上路演定價方式發行債券,也是鼠年境外資本市場迎來的第一筆人民幣“點心債”發行。
近日,渤海銀行董事會秘書、首席風險管理官趙志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全民“居家隔離”的狀態給未來銀行金融科技發展帶來新的預示,一場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的危與機正在其中醞釀。
業務運營全線上化
在信托行業,已經有信托公司推出了覆蓋項目階段、資金資產撮合階段、產品階段的業務運營全線上化模式,從遠程盡調、遠程面簽、在線評審決策到資金資產在線撮合,以及信托計劃的“云發行”。
過去,信托公司的客戶經理與資產方、資金方簽署合同均需要現場作業,而在疫情影響下,為減少人員的接觸,信托公司開始了“非現場遠程視頻面簽”。
平安信托基建投資事業部投資經理惠琦紹說,年前的一個項目,公司已經與資產方客戶簽署了合同,年后就要輪到募資團隊與資金方簽訂合同。
“那天,資金方收到我們送達的用印合同,雙方建立了微信群,并在微信視頻中開啟遠程面簽,雙方客戶經理共同拍攝了用印的全過程,并對公司LOGO、合同用印動作、合同簽署頁等關鍵節點進行錄制截屏,之后將視頻截圖照片按照平安信托見證系統APP面簽步驟上傳至系統存檔備查。”惠琦紹說。
隨后,平安信托資產監控團隊對面簽材料審查通過,資金方當天將款項打給平安信托,平安信托當天放款給融資人。
初步嘗試了遠程面簽后,平安信托又進一步,開啟了項目遠程盡調。
一般正常流程下,信托公司會要求對客戶和融資項目、抵質押物等進行現場盡調,通過對客戶的面對面訪談,以及實地考察項目和抵押物,對盡調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核實,以全面識別潛在風險。
而遠程盡調的流程很不同,以政信項目為例,平安信托介紹,在抵押物遠程盡調環節,交易對手工作人員在到達抵押物現場,與平安信托盡調人員通過APP視頻接通后,會在畫面即刻顯現時間及所在位置詳細地址,再利用手機攝像頭,讓平安信托盡調人員可以觀察到抵押物外觀、內部以及周邊環境,同時保存影像。
與此同時,盡調人員就相關事項要求交易對手在保持連線狀態下訪談現場相關人員時,會先核實人員信息和身份無誤,其中要用到人臉識別模塊獲得訪談人影像,與其身份證信息進行比對核驗,同時通過查閱公開信息等方式佐證訪談對象身份,謹防假冒。
金融科技帶來的新啟示
在風投領域,遠程路演一直存在,但并非主流,而在疫情的催化下,非主流的遠程路演正在成為主流。當然,這也幫PE、VC的合伙人們省下了舟車勞頓。
圖為廣州一家測溫儀生產企業正在線上路演
在券商領域,證券公司開始大力推行經紀業務的云服務,線上服務正逐步全面取代線下服務,多家券商推出視頻直播,側重與投資者的交流,直播時間長且靈活。券商電話會議也更多的走進股民視線,不過,也遇到了和遠程盡調同樣的問題,即身份核實,尷尬者如華創證券“假嘉賓”事件。
視頻直播同樣火熱于基金行業,無論是公募基金經理,還是私募基金經理,開年以來都忙飛了。
疫情雖對企業正常復工帶來一定干擾,但卻激起了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爆款基金不斷,每一只新基金發行背后,過往都是基金經理飛遍全國的數場路演,如今省事了,基金經理可以穩坐直播間,直播帶貨,渠道、媒體、客戶等匯聚一堂。
“前一陣子,大家都聚焦在企業遠程辦公上,但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遠程辦公并不是簡單等同于線上的溝通交流,真正考驗的是一家金融機構整體線上化運營和全在線服務能力。”戴可說。
戴可認為,對金融機構來說,除了遠程辦公,還要解決前端線下營銷、獲客難,中端線上產品匱乏、智能化風控跟不上,后端系統沒有上云、運維拖后腿等一系列難題,而且不能像平時那樣“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式的在科技方面打補丁,而是需要前中后臺的全流程、全在線無縫對接和暢通運轉,這對金融機構來說堪稱一次大考。
“當然,純技術本身很難立刻產生業務的效果,需要與業務邏輯、業務模式和客戶服務痛點緊密結合才能發揮自身價值。擁有前沿技術優勢,以及對金融場景有深刻理解和洞察的科技公司,才能在今后的賽道上成功搶跑。”戴可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