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扶持小微企業的背景下,作為商業銀行領頭雁的六大國有銀行,過去一年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是否完成目標?誰又更勝一籌呢?
普惠小微貸款建行最多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難題,一直以來,為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監管部門接連發布了定向降準、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一系列普惠性金融政策。
去年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通知》,要求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力爭總體實現余額同比增長30%以上,信貸綜合融資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據科技金融在線梳理發現,截至2019年末,六大行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合計約3.26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45%。整體來看,超額完成了監管部門要求的“增長30%以上”目標。
其中,截至2019年末,建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位居榜首,達9631.55億元;郵儲銀行次之,為6531.85億元;交行則最少,其去年末普惠金融“兩增”口徑貸款余額僅為1639.52億元,在六大行中墊底。
而農行、工行、中行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分別為5923億元、4715億元、4129億元,分別位列第三、四、五位。
從貸款增長速度方面來看,去年六大行中有5家銀行普惠型小微貸款較上年末增長超過30%,農行、建行、工行、交行四家則都超過了50%。
其中,農行普惠型小微貸款的增速最快,較2018年末增長58.2%;建行增速第二,為57.88%;郵儲銀行增速則最小,僅為19.9%。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出了一個明確的量化指標,即2019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從數據看,在六大行中,郵儲銀行是唯一一家未完成這一指標的國有銀行。
此外,從普惠型小微貸款占總貸款比例來看,郵儲銀行的占比最高,且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占比超過10%的銀行。工行占比則最小。
截至2019年末,郵儲銀行發放貸款總額約為4.81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貸款所占的比例為13.58%;工行發放貸款總額達16.33萬億元,普惠型小微貸款所占的比例僅為2.89%。建行、農行、中行、交行這一比例分別為6.62%、4.62%、3.24%、3.17%。
郵儲銀行利率最高,客戶數最多
從貸款利率來看,六大行針對小微企業客戶的綜合融資成本均較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別也很大。
數據顯示,截至2019末,郵儲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最高,高達6.18%;中行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最低,為4.3%。
在普惠小微信貸的綜合融資成本控制水平方面,農行表現較為出色,其2019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66%,較上年末下調達1.2個百分點,在六大行中下調最多。
對比之下,建行這一貸款利率的下降幅度則最小,其小微貸款利率較上年末僅下降0.3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95%)排在第二位。
從小微客戶數來看,令人意外的是,郵儲銀行普惠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在六大行中最高,然而,郵儲銀行的普惠小微企業客戶數卻最多。
郵儲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末,其單戶授信總額1000 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有貸款余額的戶數達151.6萬戶,位居同業排名第一。
而交行在報告期末,有貸款的普惠小微企業客戶數最少,僅為10.44萬。
從客戶數的增長幅度來看,盡管報告期末郵儲銀行擁有最多的普惠小微企業客戶數,但較上年末相比,客戶數的增幅最小,僅為4%;
工行報告期末擁有普惠小微企業客戶數為42.3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5.3萬戶,增幅高達56.67%,增幅在六大行中位居第一。
農行增幅次之,其報告期末普惠小微企業客戶數110.9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53.37%。同時,其新增普惠小微企業客戶數排在第一,去年一年新增38.6萬戶。
“滴灌”小微企業政策再加持
為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小微企業,日前,監管部門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再發布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監管指導意見。其中,從強化分類考核督促、加大信貸計劃執行力度、提高“首貸戶”占比等多個方面為金融機構扶持小微提出指導性意見。
據業內人士表示:“監管的意圖主要在于引導銀行的金融支持真正覆蓋小微企業,首先要求金融機構明確總體目標,即努力實現2020年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提質’、‘降本’這4點要求。”
其中,“增量”是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確保實現“兩增”,即貸款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不低于年初水平。 “擴面”即要求增加獲得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戶數,著力提高當年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中“首貸戶”占比。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對各類銀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進行“量體裁衣”。要求國有大型銀行力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上半年同比增速不低于30%;郵儲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努力完成“兩增”目標;對于地方性法人銀行,在轄內法人銀行信貸計劃總體達到“兩增”的前提下,各銀保監局可自主實行差異化考核。
同時,監管要求進一步推動降低融資成本,要求商業銀行合理確定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力爭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在2019年基礎上有較大幅度下降。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科技金融在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