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嘉祺
全口徑營業收入184.74億元,較2018年增加8.04億元;撥備前利潤58.55億元,同比增長16.73%;凈息差達到2.56%,同比增長19.63%;每股凈資產達到3.64元??近日吉林銀行發布的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該行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規模、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趨勢已然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 2019年吉林銀行公司、零售、金融市場三大業務板塊穩步發展,資產負債結構逐步完善。報告期內,在公司業務方面,該行堅持“大公司金融”思維,機構存款余額突破900億元大關,公司貸款余額1497.84億元,并實現中間業務收入2.63億元;在零售業務方面,該行全面推進個人金融業務品牌戰略,個人貸款余額達423.28億元,較年初凈增130.4億元,增幅為44.52%;在金融市場業務方面,截至報告期末,金融市場業務資產總額624.81億元,負債總額198.97億元。
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盈利質效穩步增長
2019年盈利規模穩健增長的背后,離不開近年來吉林銀行不斷優化的資產負債結構。
截至報告期末,吉林銀行全行資產總額達到3763.69億元,比2019年初增加145.17億元,其中,貸款總額2544.59億元,比2019年初增加351.80億元;負債總額3443.49億元,比2019年初增加80.96億元,其中,存款總額2937.99億元,比2019年初增加302.86億元。
吉林銀行經營穩步提升,在零售業務、公司業務、金融市場三大領域取得多項突破。
在個人貸款業務方面,該行個人貸款業務貸款規模、增速和資產質量均創新高。截至2019年末,個人貸款余額達423億元;傳統個人貸款較2019年初凈增149億元,增幅54.38%。在個人存款方面,截至報告期末,個人存款時點余額1542.00億元,較2019年初增加189.47億元;儲蓄存款日均余額1457.36億元,較2019年初增加186.97億元。
吉林銀行零售業務的轉型發展離不開該行堅實的客戶基礎。截至報告期末,全行個人客戶達到1191.38萬戶,較年初增加65萬戶。同時,吉林銀行不斷強化零售銀行產品,拓寬服務渠道。2019年,吉林銀行推出開放式周期滾續型理財產品,率先在國內發行共享跨國跨行金融服務的“吉韓通”卡,大力推廣ETC業務,順利開展Apple Pay業務、微信提現業務,提高自動化服務水平。截至2019年末,該行發行個人理財產品278期,募集資金556.45億元;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突破27萬張,借記卡達到1096.34萬張,卡均余額5393.17元。
除零售業務外,公司業務和金融市場也是吉林銀行重要的業務板塊。在公司業務方面,2019年,吉林銀行始終堅持“大公司金融”思維,完成公司金融三年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截至報告期末,吉林銀行對公存款余額1299.58億元,比2019年初增加133.93億元,機構存款余額突破900億元大關;公司貸款余額1497.84億元,比2019年初增加262.6億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2.63億元;全年完成國際結算量5.83億美元,完成結售匯業務4.14億美元。在金融市場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吉林銀行積極構建適合該行經營特點的金融市場資產配置結構,重點保障全行流動性的平穩運行,支持實體經濟、地方經濟發展,截至報告期末,吉林銀行金融市場業務資產總額624.81億元,負債總額198.97億元。
全力支持新一輪東北振興 緊盯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近三年來,吉林銀行大力加大信貸投入,構建行業金融發展體系,全力支持新一輪東北振興重點行業發展。
經過深入了解新一輪東北振興重點行業發展特點,研究本省重點產業發展狀況,吉林銀行將現代農業、采礦業、醫藥產業、汽車產業、石化產業、地方特色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文旅產業、電力產業10個產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納入行業金融發展規劃。圍繞“一主、六雙”產業發展格局,吉林銀行明確重點領域營銷方案。截至2019年末,吉林銀行10個重點產業客戶597戶,貸款余額1224.59億元,較2019年初增長238.49億元。
為了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效率,吉林銀行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及行業前景設計精細化行業金融服務方案,特別是協助省金融辦搭建“吉林省融資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對接平臺”,緊跟平臺融資扶持政策要求,與線上企業建立雙向融資服務對接保障機制,實時精準對接線上企業項目融資需求,內設融資專家,創新設計“商票通”等融資業務產品,及時解決企業項目融資難題,并派業務專家出席“吉林省融資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對接平臺推廣會”,宣傳推介“商票通”等公司明星業務產品。
為了助力經濟轉型,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吉林銀行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加強特色產業研究,制定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大力扶持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吉林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融資8.5億元,大力扶持吉林省新材料領域優質項目。此外,吉林銀行對人民藥業等優質民營企業提供了流動資金貸款支持,保障了民營企業資金流的充裕。截至2019年末,戰略新興產業貸款余額53.18億元。
為了加大金融支農力度,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吉林銀行積極響應吉林省委省政府發展現代農業的號召,繼續提升對農業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用金融手段整合農資行業,在農產品(000061,股吧)加工領域,明確行業標準、流程等發展整體規劃,創新風控方式。截至2019年末,涉農類貸款余額469.27億元。
“兩增”考核雙項持續達標 六大舉措紓困小微企業
2019年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實施的關鍵之年和攻堅之年。報告期內,吉林銀行也聚焦“真小真微”客戶群體,確立“小微優先發展戰略”,在人力、物力等資源上給予傾斜。
截至報告期末,吉林銀行全行“兩增”考核雙項持續達標。其中,在增速方面,吉林銀行全行“兩增”口徑貸款余額188.21億元,較2019年初增加26.31億元,增速16.25%,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0.3個百分點;在戶數方面,全行“兩增”口徑貸款戶數12275戶,比2019年初增加1537戶。吉林銀行普惠金融貸款275.40億元,占全行人民幣貸款比重11.28%,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持續達標。
為了更好地落地普惠金融業務,吉林銀行從六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單列小微信貸計劃,提高普惠金融領域績效考核權重。本著“優先保障、滿足需求”的原則,2019年初,吉林銀行單列普惠型小微貸款規模,單設“兩增兩控”考核指標,持續加大考核權重。
二是創新金融產品,滿足小微客戶金融服務多樣化需求。在產品體系建設方面,吉林銀行在小微金融領域,持續推動產品與服務創新,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小微客戶的特點,優化業務模式、豐富擔保品種,為客戶量身打造“吉時成長”專屬金融產品服務品牌,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充分滿足小微企業日趨變化的融資需求。
三是下放審批權限,優化服務效率。以“放權嚴管”為原則,吉林銀行加大小微金融授信審批放權力度,將小微業務權限下放至基層經營單位,進一步縮短普惠型小微貸款受理鏈條,提高服務效率。
四是不斷拓寬獲客渠道,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在報告期內,吉林銀行繼續深化與人社、工會、稅務等政府部門的合作,加大對創業擔保貸款、工會雙創貼息貸款、吉稅貸、政府采購貸款等銀政平臺業務的投放力度;聚焦熱點商圈及市場,提高無抵押“微商貸”覆蓋面;加大供應鏈金融投放力度,繼續加大對亞泰集團(600881,股吧)、吉林云天化(600096,股吧)、隆源、修正藥業、華正牧業等企業供應鏈上小微客戶支持力度;圍繞“三農”“科創”等普惠金融重點支持領域,深入打造小微金融特色行。
五是減費讓利,進一步降低小微客戶融資成本。為落實小微企業“兩禁兩限”收費政策,持續強化收費管理,吉林銀行實施小微金融優惠利率政策,根據不同小微企業客戶與該行合作關系、信用狀況、綜合貢獻度等情況,給予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差異化的優惠利率。努力降低小微企業綜合成本,升級創業擔保貼息貸款、工會雙創貼息貸款等銀政平臺類金融產品,為小微企業爭取貼息資金支持;響應國家號召,不斷推進“接續貸”業務投放,實現“無縫轉貸”,降低小微客戶過橋再融資成本。
六是倡導合規經營文化,不斷完善盡職免責機制。吉林銀行嚴格按照內部文件要求,對“失職者問責、盡職責免責”,解除小微金融從業人員后顧之憂,提高工作積極性。
2020年是吉林銀行三年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轉型發展、改革攻堅的關鍵之年。談及未來發展計劃,吉林銀行表示,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堅持高質量發展,圍繞“五個統一”,進一步深化改革措施;堅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吉林全面全方位振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推動服務向2.0轉變;持續打好風險攻堅戰,切實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推動全行持續穩健發展,努力建設戰略清晰、治理有效、內控有力的優秀城商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