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信用卡的創新邁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
近日,新流財經發現,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推出了全行業獨一家的特別信用卡模式。
"全民生活"App中出現了一個叫做“全民易分期”的申請入口,用戶可以同時在線下指定商戶進行分期消費和信用卡申請。
來源:全民生活App
它的獨特之處在于,讓用戶拿到實體信用卡去網點面簽激活之前,就可以獲得授信、并提前在民生銀行(600016,股吧)指定的合作商戶內完成信用消費。
民生銀行官方客服表示,疫情期間,“全民易分期”申請信用卡的用戶還可以申請視頻面簽。
據了解,這種在線下網點面簽之前拿到信用卡授信進行消費、并用遠程面簽取代現場面簽的創新模式,暫無第二家。
幾位傳統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士向新流財經透露,相關監管部門正在讓其他傳統銀行提交同類創新信用卡業務試點方案,但目前僅有民生銀行被允許開展試點,一些信用卡業務領先的股份制大行、頭部城商行都在積極爭取中。
如果先分期后發卡、遠程面簽等放開,信用卡發卡就可以突破網點限制、下沉場景獲客。
這意味著,螞蟻花唄要面臨來自銀行信用卡的反向挑戰了。
這是一次傳統信用卡和新興消費金融業務罕見的深度結合,也是對傳統信用卡市場有顛覆性可能的大膽創新。
民生信用卡獨家試水全新模式:先分期再發卡
在全民生活的App首頁入口,“全民易分期”的服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通過民生銀行的自營團隊和渠道商大力進行線下推廣。
因為分期消費在前,發放信用卡在后,“全民易分期”在代理商那里,又叫做“民生銀行無卡分期”。
全民生活App顯示,“全民易分期”在多個城市擁有大量合作商戶,覆蓋家裝、培訓、3C、齒科、美容美體、大型綜合性零售商場等多個消費場景,選擇其中不少商戶都支持“在線激活后進行分期交易”。
來源:全民生活App
用戶在民生銀行指定商戶可以申請分期消費,有的商戶最多可支持3、6、12、24期。用戶在全民易分期頁面點擊“辦卡/分期支付”,非持卡人可以通過這一渠道申請民生銀行信用卡,并在當前商戶同時完成這筆消費分期支付,占用信用卡可用額度。
正常情況下,用戶拿到卡片需要去線下網點激活方可正常使用,民生銀行官方客服表示,目前疫情期間也可以申請視頻面簽。
如果用戶選擇“在線激活”,則只能在指定商戶消費使用,如果不激活,則這張信用卡只能用于對客戶在當前商戶這一筆消費分期交易的還款。
據了解,渠道商戶在推廣“全民易分期”時,在與“全民易分期”的合作底價上加價對外推廣,同時受到一個市場指導最高價格限制。
比如新流財經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某渠道商拿到的“全民易分期”推廣24期的合作價格為13.2%,市場指導最高價為26.8%。中間的利潤空間足夠,讓這一渠道給下游代理24期的利潤最高還可以達到13%。
激勵誘人,自然推廣力度強大。
“開掛”的信用卡創新:突破兩大傳統弊端
這樣來看,民生銀行的全民易分期業務有兩大創新要點:
一是突破了傳統信用卡模式中“準入—發卡—激活—使用額度”的固有流程,讓用戶先用額度,再發卡片,只是在用戶收到卡片、面簽激活前,限制了信用卡使用范圍和功能。
不過,就算后續還需要去網點面簽,也是在信用卡獲客方式上的一大創新——通過完成分期交易直接長期鎖定精準的消費分期客群,這比普通的網申卡客群轉化率、用戶黏性、活躍度都要高太多。
二是突破了傳統信用卡“三親見”原則的弊端,通過AI、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科技手段,用遠程視頻面簽取代線下網點實地的面簽方式,真正實現了信用卡的“線上開戶”流程。
當然,這可能是受疫情推動,監管部門對創新的信用卡面簽方式獨有的寬容。
不過業內也早有信號顯示,監管近年來在銀行線上開戶方面有所放寬,比如今年上半年上海銀行也嘗試了在特定場景下用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對公賬戶實現了線上化的開戶等服務。
而這些看似微小的信用卡業務創新,對傳統銀行和新金融市場的意義都非同小可。
“全民易分期”的模式也存在很多的挑戰。比如民生銀行信用卡能快速對用戶進行精準定價,以及對渠道代理、商戶的風險管控。
“通過率最重要。”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全民易分期”這一模式的通過率低和額度的不確定性是弊端。“顧客需要消費2萬,信用卡額度下了5千,那就沒什么用了。”
傳統信用卡突破網點限制,“花唄”們何去何從?
在過去虛擬信用卡的探索歷史中,也可以看到信用卡創新有過相同方向探索的痕跡。
最早的虛擬信用卡多是附屬型的,也就是沒有獨立賬戶、需要持卡人有一張實體主卡。后來才有了一些主卡型虛擬信用卡,比如早年廣發銀行的極客卡(目前已經停止發行),去年中國銀行發行的數字信用卡——都是可以實現純線上申請、激活,無需線下面簽的。
不過,如今虛擬信用卡這個創新方向,已經被花唄、白條這種互聯網金融巨頭截胡了。實際上,銀行也是時候不再糾結于信用卡服務的介質創新,而重視服務本身的創新了。
“全民易分期”全面打破信用卡傳統流程和網點限制。
如果同樣的信用卡創新試點能夠進一步放開,線上開戶試點放開,中小銀行就有機會挑戰大行穩固多年的市場份額,傳統銀行就有機會扭轉這幾年新金融快速擠壓傳統金融市場的局面,反過來宣戰BATJ的金融王國。
對消費金融機構來說,信用卡的創新,既是機遇也是壓力。
綜合實力更強的銀行系,有能力和資本在一片紅海中持續開發消費分期場景,進攻下沉市場,促進信貸行業繁榮,甚至提供合作機會,這是機遇。
民生信用卡借助全民易分期從場景切入,以極低的資金成本和極好的資源稟賦迅速下沉,搶走了消費金融最好的那部分信貸客群,這是壓力。
既然是賽跑,就注定了總有人去爭奪冠軍。好在消費金融的賽道夠寬,總有空間留給剩下的玩家,只是金字塔尖的選手們注定要殺得天昏地暗。
如果有一天,信用卡產品都能夠立即申請立即審批,線上開戶、現場使用,那么在用戶體驗上,跟花唄的差距大大縮短了,甚至是因為價格低、信用背書強而體驗更好。
傳統信用卡業務流程上的推陳出新,用一位信用卡中心總裁的話說,將銀行信用卡和“花唄”這樣的互聯網信用支付產品,放到了更公平的位置上來競爭。
盡管傳統銀行的總會因為對風險的敬畏,創新步伐比互聯網金融克制許多,但金融科技的發展、疫情的催化,都在推動著信用卡的時代往前走。
我們都知道,新一輪的信用卡的變革之戰遲早會來。
顫抖吧,花唄。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新流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