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銀行發布公告,針對證監會關于該行公開發行A股可轉債的反饋意見進行了回復。
據了解,上海銀行此次擬公開發行可轉債不超過200億元(含),在換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計入核心一級資本。
今年5月29日,證監會受理上海銀行發行可轉換債券的申請。7月3日,證監會披露對上海銀行發行可轉債審查的一次書面反饋意見。
反饋意見顯示,上海銀行存在11項問題有待補充說明,主要包括公司治理情況、行政處罰及疫情對經營的影響等問題。
公司治理情況受關注
完善的公司治理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銀行公司治理水平一直以來都是監管重要關注點之一。
在對上海銀行的反饋意見中,證監會要求上海銀行對公司治理機制是否建立健全,自身各項業務管理架構、決策程序的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已建立健全等問題進行說明。
國泰君安(保薦機構)認為,上海銀行自設立以來股權結構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亦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挪用發行人資金償還大額負債的風險。上海銀行各項業務管理架構、決策程序的相關內控制度已建立健全,并有效運行。
上海銀行表示,其對截至2019年末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根據相關認定情況,該行不存在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未發現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受罰36筆涉及2351萬元
資料顯示,2017年1月1日至 2020年6月末,上海銀行及分支機構合計受到36筆行政處罰,處罰金額合計2351.49萬元,違規行為主要包括違規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同業資金投向合規性審查未盡職等。
證監會要求上海銀行說明36個月內受到的行政處罰情況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上海銀行表示,該行受到行政處罰所涉行為不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不構成本次發行的實質性障礙,本次可轉債發行符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九條的規定。
同時,上海銀行建立了健全有效的內部制度,能夠保證運行的效率、合法合規性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內部控制制度總體健全有效。
疫情不會對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證監會關注到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對上海銀行生產經營的影響,要求該行說明疫情是否對未來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上海銀行回復稱,疫情爆發以來,該行面臨存貸業務發展受阻、存貸利差持續收窄、資產質量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
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上海銀行各項業務經營基本恢復正常。該行將積極把握經濟復蘇窗口,推動策略落地,多措并舉化解預期風險,預防非預期風險,維持資產質量穩定運行,有效降低疫情對經營情況的影響,力爭利潤實現平穩增長。
國泰君安認為,考慮到上海銀行經營業務良好,撥備充足,降準、公開市場逆回購、再貸款等寬松貨幣政策對沖作用,該行主要經營地不屬于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等因素,新冠疫情不會對持續經營產生影響,不存在影響持續經營的問題。
一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末,上海銀行資產總額為2.29萬億元。今年一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為130.86億元,同比增長0.5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37億元,同比增長4.34%。
監管指標方面,截至2020年3月末,上海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82%、11.00%、9.76%。不良貸款率為1.18%,較年初上升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36.84%,較年初下降0.31個百分點。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