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的大背景下,提升企業的融資獲得感成為金融機構經營的重中之重。日前,江蘇銀行全新推出極快、極簡的智慧金融服務平臺"隨e融",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線上的融資服務。平臺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提升小微企業審批通過率和精準度,并通過深挖數據價值帶來"提額"服務,更好滿足小微企業需求,當好小微企業的"融資顧問"。
江蘇某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公交電子站牌研發、生產和服務的科技型企業。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去年銷售收入超過400萬元。但公司由于規模小、利潤薄、無抵押物等情況,較難從銀行取得貸款。
江蘇銀行客戶經理在走訪中了解到該公司專利資質多,具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但現有資金少,不敢接受新訂單,已經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業務發展。客戶經理立即邀請客戶發起隨e融經營貸申請。客戶通過微信小程序直接訪問了隨e融平臺,在人臉識別、錄入基本信息后,立即獲得了50萬元授信額度。整個錄入、申請、審批流程用時不到3分鐘,就解了企業的資金難題。
在江蘇銀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那么,無抵押、無擔保、純線上的情況下,這家公司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就從隨e融獲得了資金支持?原來,一貫堅持"真做小微,做真小微"的江蘇銀行,早在多年前就探索出一條運用大數據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道路。通過后臺的數據采集和數據的深度挖掘為授信提供依據,從而讓融資服務無接觸、高效率、更精準。
秉持"讓融資不再難"的理念,江蘇銀行在隨e融平臺設計過程中,發揮近年來數據治理成果,持續整合內外部數據資源,深挖"冷數據"價值,在審批過程中精準完善客戶畫像。基于畫像,隨e融以一套密度更高、服務客群更廣、精準性更強、靈活性更強的算法模型網絡為客戶匹配最合適的產品,讓審批結果最大化貼近客戶需要,當好企業的融資顧問。
在平臺上,小微客戶可以為自己"提額"。據介紹,客戶最開始獲取的額度和利率是基于目前客戶提供的數據給出的最優融資方案。隨著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客戶可以獲得更優的額度和利率,從而滿足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小微企業需求。
不僅如此,為了讓隨e融平臺更易觸達廣大小微企業,江蘇銀行將金融服務邊界擴展至微信小程序,每個客戶經理都可以通過定制的移動工作臺為客戶推薦金融服務,有需要的小微企業可以通過掃描朋友分享的二維碼名片或者搜索"江蘇銀行隨e融"小程序更加直接地獲得江蘇銀行的金融服務和客戶經理的專業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