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作為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的主要論壇活動,以“ 新金融、新開放、新發展”為主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
陳雨露指出,在服務好國內經濟的同時,中國金融服務業也不斷的追求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努力承擔必要的國際金融責任。
一方面我國取消了對銀行、證券、期貨和基金管理等領域的外資持股限制,降低了資產規模、經營年限等股東資質方面的限制,同時在企業征信、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給予外資國民待遇,積極推動會計、稅收和交易制度的國際接軌。在今年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中,金融業準入的負面清單已經正式清零,目前上述措施已經初見成效,更多的外資和外資機構正在有序地進入我國金融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我國也在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推動人民幣成為更好的國際儲備貨幣。目前人民幣已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和官方外匯儲備貨幣,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國際吸引力也越來越強。此外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綠色信貸市場和第二大綠色債券市場,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倡導者和引領者之一。綠色金融也已經成為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新的樣板。
金融科技方面,陳雨露認為中國金融科技近年來呈現著發展速度快、增長質量好、結構不斷優化的良好局面,正在推動著金融業態、金融產品和金融傳統發展模式發生深刻的變革。但金融科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規范的問題也依然突出。金融體系數字化、普惠金融數字化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質量和穩定性也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民銀行去年發布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明確守政創新、普惠民生、開放共贏的指導原則,引導金融業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質增效,已經初見成效。
陳雨露表示,目前人民銀行正在積極構建監管科技應用框架,健全監管的基本規則體系,努力為金融科技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推動金融服務業的現代化變革。在服務世界級新工業革命的進程中,推動我國向金融強國邁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