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實習記者 杜曉彤)又一家銀行終止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北京農商行日前發布公告稱,自9月21日起將陸續終止“金色時光·悠享”系列靠檔計息類產品業務。在監管壓降要求下,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正在逐步退出市場,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小銀行“攬儲”壓力不減,亟需找到新的替代方式來應對市場競爭。
公告顯示,北京農商行9月21日起終止該行金色時光·悠享C款、悠享C+款業務,于次日起根據已存期限統一結算利息;并將于2021年1月1日起終止金色時光·悠享A款、悠享B款業務,終止后不影響原業務產品到期正常支取利息,但如果發生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將按支取日該行掛牌活期存款利率付息。
公開資料顯示,金色時光·悠享系列產品面向的客戶群體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一大特色就是靠檔計息,即客戶簽約后,如果提前支取,則按照實際存期滿足的最長期限產品定期存款利率結轉利息。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北京農商行還有一款“定活兩便”存款產品仍然在架。據介紹,該產品是一種介于活期和定期之間的儲蓄方式,對不滿三個月的存款按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三個月以上的存款每滿足一個定期存款周期,發生提前支取時則可滿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六折計息。該行客服表示,金色時光·悠享C款業務結息完成后,可轉存為“定活兩便”。
兼顧活期存款流動性和定期存款高利率的靠檔計息類產品曾一度成為中小銀行的攬儲利器。方正證券(601901,股吧)9月發布的銀行負債端深度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股份行、城商行定期存款利率均在3%以上,活期存款利率則在0.37%-0.92%之間。但如果嚴格按照監管規定,定期存款發生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部分應按照活期利率計息。因此,今年3月,央行曾下發《關于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存款類金融機構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事實上,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年底,監管就已窗口指導各銀行立即停止新辦并逐步壓降存量靠檔計息類產品。此后,多家銀行也調整了大額存單產品規則,不再靠檔計息。
在監管多次指導下,目前市面上已難覓靠檔計息類產品的蹤跡。存量產品的處置也正在推進中。此前,廣發銀行已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據《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截至2020年8月末,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較去年年底壓降38%,壓降效果顯著。
然而,由于定期存款利率和活期存款利率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部分銀行在處理靠檔計息存款存量產品時也容易引發用戶質疑。例如,億聯銀行此前針對一款智能存款產品“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計息方式進行市場調研的事件就曾受到廣泛關注。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考慮到銀行的攬儲需求依然旺盛,促使銀行主動下架高息類存款產品主要因素還是在于監管。她指出,過往中小銀行通過“高息”來吸引客戶的途徑被阻斷,中小銀行亟需通過其他方式來應對大行競爭與緩解攬儲壓力。
事實上,相比于大行,中小銀行負債端更加依賴“攬儲”改善成本。方正證券首席分析師楊仁文在研報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在同業存單發行利息降低的情況下,城商行沒有順勢做多同業往來負債,而是出現存款占比提升,尤其是個人定期存款增加,其實也反映出其對存款的渴求。
楊仁文寫道,銀行負債端成本主要由存款付息成本和同業負債付息成本構成,對中小銀行來說,“盡管個人定期存款付息率較高,但仍明顯低于城商行、農商行發行存單的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個人定期存款要面臨基金、理財的競爭,利率存在上行壓力。
對此,蘇筱芮建議,中小銀行需要逐步減少對此類高息產品的依賴,努力加強產品設計與投研水平以推出替代產品,例如,在靠檔計息類產品下架以后,有銀行用“按月付息”、“分期付息”類產品作為對靠檔計息產品的一種替代,還有銀行上線產品轉讓功能,以滿足客戶對流動性的需求。同時,應加強后續的客戶服務,與客戶加深互動交流,加強品牌建設和輿情管理。此外,在渠道建設方面,中小銀行在加強與外部第三方平臺合作的同時,也需要拓展自有營銷渠道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