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季度,A股市場仍然在大幅波動中演進,長端利率債的調整還在持續。隨著市場波動,投資者對低風險、穩收益的資產需求度不斷提升。以穩健著稱的短債基金再次走進大眾配置視野。
今年以來,215只短債基金(純債,扣除新成立的產品)的收益為3.1%,折合年化收益為3.72%,其中收益最高的中銀產業債債券A的收益達到6.81%,表現搶眼。相比之下,貨幣基金的收益則十分尷尬,平均7日年化收益已經跌至2%之下,其中余額寶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僅有1.745%。
銀華安鑫短債基金經理趙楠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債券主要受資金面影響,貨幣政策不具備趨勢性大幅收緊的基礎,收益確定性高于中長期債券。同時,短債收益率優于貨幣資產,短債基金還可以利用杠桿策略增厚收益,獲得超越貨幣基金的收益水平。
由于貨幣基金的收益節節敗退,貨幣基金在今年新發行的份額為零。從存量的貨幣基金來看,今年以來的增長也十分有限,去年底的貨幣基金規模約為7.12萬億元,今年8月底的規模約為7.35萬億元,增長約2300億元,相比此前的增速來說,已經大幅放緩。
趙楠楠分析指出,當前時點,短債與中長期債券、貨幣資產相比均具有明顯的優勢。中長期債券的影響因素較多,短期來看,經濟仍然延續弱復蘇態勢,流動性最寬松的時候已經過去,貨幣政策處于“觀察期”,同時中長期債券也受利率債供給、風險偏好、中美關系等因素影響,整體波動較大。相比之下,趙楠楠認為,短債則主要受資金面影響,目前國內經濟弱復蘇,貨幣政策尚不具備趨勢性大幅收緊的基礎,R007利率圍繞逆回購利率波動,短債品種收益確定性更高。
與貨幣品種相比,趙楠楠認為,一方面,短債收益率更高。目前3個月AAA信用債、1年AAA信用債收益率分別為2.90%、3.25%,3個月AAA存單、1年AAA存單利率分別為2.75%、3.10%,顯然信用債收益率好于存單,同時一年期品種收益率好于3個月。另一方面,短債基金杠桿空間高于貨幣基金,1年品種收益率明顯高于杠桿融資成本,短債基金可以利用杠桿策略增厚收益,是穩健型投資者較好的投資工具之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