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1日,齊商銀行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存量業務33.74億元,戶數6010筆,成功突破6000筆。存量業務戶均56萬元,小微客戶經理人均管戶182筆,管戶余額1.02億元,人均管戶水平進一步提升。
成立11年來,齊商銀行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作為全行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的"先鋒部隊",承擔起"試驗田"與"孵化器"的職能,以"大力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為己任,集中力量聚焦小微、"三農"群體發展,堅持做微、做小,通過長期的業務實踐,在普惠金融業務模式、產品服務等方面做出了特色與成效,累計發放小微企業、涉農貸款近600億元,支持6萬多戶小微企業、農業客戶發展,實現了普惠金融的合理健康可持續發展。
多樣化產品設計實現精準獲客。基于總行普惠金融產品設計架構,在大力推進特色業務開展的同時,結合實踐積累與市場需求設計多款細分市場產品,服務范圍與目標客群進一步擴大。如在淄博市率先落地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幫助地方高科技成長型小微企業變"知本"為"資本",協助企業申請政府貼息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支持了智洋電氣、泰禾環保等一批科技企業在初創期的成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積極響應淄博市財政的紓困政策,集中火力全員出動,10天投放"紓困e貸"1200余筆,累計投放1762筆;作為全行特色業務的示范試點部門,落地了全行甚至全市多個小微產品的首筆貸款,近兩年來發放了全市首筆線上政府采購貸、全市首筆線上應收賬款質押業務、全行首筆保理業務、全行首筆"強村貸"等,疫情期間又先后投放了全市首筆金融機構疫情防控貸款、全市首筆"魯擔巾幗貸"、全市首批"見貸即保貸"等,示范效應凸顯。
批量化業務模式提速業務發展。在開展傳統單戶單筆業務,維護存量客戶的基礎上,中心于2013年開始逐步探索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于2015年牽頭上線了山東省首家針對核心企業與其上下游小微企業的"在線供應鏈平臺",融合產業鏈金融技術、科技金融,布局互聯網金融領域,開辟了批量化、網絡化、高效化服務小微企業的新渠道。借助平臺,結合齊商銀行特有的"十大供應鏈金融體系"和"四大產品體系",形成了多種成熟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提高了服務質量與效率,通過批量化業務降低了小微金融成本。截至目前,中心已與正邦集團、格力電器(000651,股吧)、美的集團、正大集團、新希望普惠農牧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存量供應鏈業務與全部業務占比已超60%,且無一筆不良。
全線上化探索發展成效顯現。按照全行互聯網金融發展規劃,在線下批量業務日臻成熟的基礎上,中心于2019年著手探索全線上普惠業務,借助互聯網工具、數字金融技術目前已上線了針對農戶、快消品行業客戶、物流行業客戶的"e齊惠農貸""e齊怡秒貸""e齊物流貸"等全線上普惠業務產品,實現了客戶自主操作、批量授信、遠程放款,大大提高了業務辦理效率,釋放了人力資源,進一步降低了客群融資成本。全線上業務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專門服務于農戶融資的"e齊惠農貸",突破了時間、地域限制,充分保障"菜籃子"及農副產品供給,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1353筆超6億元線上農貸資金,有效支持了養殖農戶的生產經營。
長期以來,齊商銀行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在總行的正確領導下,堅定"服務地方、服務中小",經營發展經受住了考驗,堅守住了風險底線和合規紅線,在創新中求得了發展,下一步,將堅持立足小微、根植客戶、創新發展,為全行轉型發展和地方實體經濟發展貢獻積極的力量。(邊映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