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銀保監會召開主題為“銀行業保險業應變克難,助力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專場新聞發布會。中信銀行(601998)行長方合英在發布會上表示,“穩增長”的關鍵在于提振實體經濟,中信銀行錨定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從策略、機制、資源、產品、管理推動上配套了一攬子“組合拳”,持續傾斜資源、努力增加信貸投放。
方合英行長表示,2021年,中信銀行面對經濟下行和疫情反復的雙重壓力,聚焦普惠、小微這一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主動靠前發力,今年一季度完成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監管要求全年增量計劃的80%。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信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已經近4000億元,比年初增長321億元,增量居股份制銀行第一;普惠金融的有貸戶超過20萬戶,較年初增長2萬戶;其中中信銀行特別在小微企業“下沉擴面”上下功夫,一季度新增首貸戶2439戶,占新投放貸款客戶近20%。
談及中信銀行在小微企業“下沉擴面”上感下功夫、同時保持良好資產質量的原因,方合英行長認為對金融科技的創新和運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換句話說,中信銀行做普惠金融靠的是“金融+科技”的雙驅動,通過科技賦能鍛造小微企業的“精品服務”。中信銀行打造了一套契合小微企業特點的數字化產品體系,通過線上化服務渠道和智能化風控平臺,實現了小微企業融資從申請、審批、放款、還款全流程“無接觸”服務,用數字化、智能化、場景化,解小微企業融資之難和手續之繁。
同時,方合英行長補充表示,在服務小微企業上,中信銀行不僅注重精益求精的“科技含量”,更追求重義利他的“金融溫度”。2021年中信銀行貸款平均利率比2020年下降31個BP,下降幅度多于股份制銀行平均水平6個BP,直接減利138億元;在降低貸款利率的同時,多管齊下減免優惠手續費,去年累計為各類客戶減免手續費約40億元。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題,目前制造業已成為我行貸款第一大行業。”方合英表示,今年一季度中信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達到3454億元,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去年同期增長30.6%。
除此之外,中信銀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消費、醫藥衛生、物流運輸、民生保供等重點行業的貸款,主動采取展期、無還本續貸、借新還舊等方式,提供延期還本付息支持。2021年為超過9000戶企業累計延期還本付息250多億元,今年以來累計為近2000戶企業辦理延期還本付息50多億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