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為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持續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今年來,上饒銀行積極開展金融服務“下鄉進村”活動,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特色因地制宜地擬定金融服務方案,并進一步強化信貸投放,重點支持種養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鄉村種植、養殖、旅游等產業綜合發展,充分帶動當地勞動力創業就業。截至2022年5月末,上饒銀行投入的鄉村振興貸款余額突破250億元,較年初增加40億元,增幅達19%,切實支持鄉村產業蓬勃發展、支持鄉村企業穩定經營。
“一縣一品”是上饒銀行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支持鄉村振興而制定的特色化、本土化、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在資金的支持下,各地先后涌現出一批批獨具特色的產業。
余干縣毗鄰鄱陽湖,在長江流域禁漁的大背景下,原先的漁民自力更生、自主創業,利用豐富的水資源開辟了另一條致富道路。近年來,余干縣大力推廣水產養殖,尤其是黃鱔養殖,是當前養殖規模最大、技術成熟、收益良好的水產養殖品種。余干在全縣倡導“魚鱔混養、鱔草共生”的生態養殖模式,其中的洪家嘴鄉金灘村、黃岡村更是黃鱔養殖的典范,一排排整齊的無泥養殖網箱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裝點著鄱陽湖畔的廣闊平原。當地養殖黃鱔農戶多達130戶,整體養殖面積突破4000畝,初具產業規模,持續多年為當地的養殖戶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2021年因市場原因,黃鱔苗成本價極高,平均的40元/斤購入價,外加飼料、紅蟲等價格紛紛上漲,成本劇增,資金回流時間又漫長,導致許多養殖戶面臨資金困境,大多養殖戶又缺乏抵質押物,求貸無門,一時間,村里都彌漫著焦慮的氣息。2022年2月,上饒銀行秉承“送服務上門,送資金入戶”的服務理念,組織員工開展金融服務下鄉活動,向村民宣傳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系列政策。客戶經理從當地村委干部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即刻開展基本情況、生產經營情況、產業發展狀況等調研調查工作,并最終擬定純信用、低利率、循環授信、隨借隨還的信貸方案為當地養殖戶輸送金融活水。
余干黃崗新屋小組張亮亮是首批得到信貸資金支持的養殖戶。他養殖黃鱔的面積達40畝,約810箱,談及近兩年的收益,他總是面帶笑容表示肯定。但說到今年的情況,他皺起眉頭,面露難色。
“去年,黃鱔苗價格猛漲,其他的飼料啊、紅蟲啊也都漲價了,養殖是需要時間的,投入下去要一段時間才能回本”,張亮亮嘆息道,“中年人的困境大多是一樣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又重,還要每月還按揭,養殖場天天都不斷有開銷,如果后續資金不到位,連之前墊出去的錢都無法收回,那幾天我每天都在愁錢,整宿整宿的失眠,黑眼圈都熬出來了。”
上饒銀行的到來,為張亮亮送來了“安眠藥”。20萬元純信用經營貸款,恰似久旱后的一場甘霖,為其接續了動力,讓張亮亮如釋重負,并且支小再貸款的優惠利率,也為其節省了融資成本,充分解決了客戶“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上饒銀行真是老百姓的銀行!做生意難,借錢更難,我都東湊西借,厚著臉皮,磨破了嘴皮子,還不如上饒銀行來一趟我們村里,真是雪中送炭,我這一家子生活來源也算是穩住了。”張亮亮是既激動且高興,其后幾天,他還主動成了其他養殖戶的“向導”,向他們講解上饒銀行的信貸政策,并帶著新客戶到網點申貸。
不僅是黃鱔養殖,還有鱖魚、黃顙魚、小龍蝦、烏魚、泥鰍等,余干縣水產養殖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廣,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22年5月末,上饒銀行共為余干縣水產養殖投放信貸資金達2366萬元,授信客戶約100戶,當前仍有近30戶在申請信貸支持,許多還是計劃擴大經營的養殖戶,他們期待以規模效益達到更多的養殖收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