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經濟恢復重振,申城銀擔合作踩下創新“油門”。7月20日,上海銀行與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下稱“市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就“外貿擔保貸”、“科創專新貸”、“醫療機構結算貸”、“擔保票易貸”四項創新融資服務簽署專項產品合作備忘錄。此次簽約標志著雙方“長期合作、優勢互補、共謀發展”戰略性合作關系的進一步深化,圍繞普惠金融的增量、降價、提質、擴面,雙方將持續探索服務新模式。
創新融資服務再添四項
針對科創、外貿、醫療民生及產業鏈領域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上海銀行創新融資服務產品,與市擔保基金中心共同組建“創新實驗室”,打造“擔保基金+”等系列專項金融服務。根據此次產品備忘錄,雙方的創新融資服務將再添四項,共同推出“科創專新貸”,助力更多科創企業發揮補鏈強鏈重要作用;推出“外貿擔保貸”,緩解進出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推出“擔保票易貸”,創新“商票信用鏈+擔保基金增信”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推出“醫療機構結算貸”,構建基于“醫療機構+擔保基金增信”的民生金融新模式等。這些專項金融服務,將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充分發揮金融穩外貿等積極作用。
此外,雙方還將積極推進科技賦能金融服務,圍繞數字化創新、大數據風控等,開展創新合作,實現業務全流程線上化,提升對中小微企業風控能力。
作為扎根上海、輻射全國的商業銀行,上海銀行始終堅持深化推進與市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的合作與產品創新,雙方將繼續在“批量、批次、個案”擔保融資業務上開展全面深入、務實緊密的合作,重點推進“園區貸”、“創業擔保貸”、“農業擔保貸”、“綠色擔保貸”、“制造業擔保貸”、“再擔保業務”等特色業務發展,全力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便捷、優惠的綜合金融服務,探索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打造更高效的流程和更精準的服務。
普惠貸款年增長率超60%
近年來,通過體制驅動、政策支持、創新引領,上海銀行持續全面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該行近兩年來普惠貸款平均年增長率超過60%。
自2016年市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成立以來,上海銀行就與其首家開展業務合作,在業內聯合創新“批次業務模式”、“線上備案模式”。截至目前,該行擔保基金業務累計貸款規模超300億元,居合作銀行首位。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發布“抗疫助企21條”、“重振經濟50條”,市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在其中發揮著“加大融資擔保力度、減費讓利,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作用。上海銀行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政策,先后發布“普惠金融紓困行動方案”18條、支持防疫抗疫和復工復產專項金融服務方案25條、30條,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應貸盡貸、應放盡放、應投盡投;為企業融資減負,能讓盡讓、能減盡減;為企業解急救難,建立綠色通道,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此外,該行的“小微金融云超市”提供多種在線金融服務,已對接各類協會、商會、園區,近1萬家小微企業申請,放款超過105億元。
同時,在市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線上批次備案”、“還款寬限延期”、“減費讓利”等方面大力度政策的支持下,上海銀行創新推出了“擔保基金快貸”,成為同業中唯一支持線上辦理擔保基金貸款業務的銀行,已為一大批小微企業提供線上擔保備案服務和延期還款,企業可以方便地自主線上辦理提款。
未來,上海銀行將以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為契機,深度參與政府性融資擔保,進一步加強銀政資源互補,努力探索出一條科技賦能、銀政共擔、互惠共贏的創新發展路徑,以更新思路、更實舉措、更強力度解決社會痛點、民生難點,為健全普惠金融發展長效機制,服務實體經濟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