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貴州省宣布最后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十四五”時期,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貴州省在“十四五”規劃中,把鄉村振興列為“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之首,把農業現代化納入“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輪驅動之一,著力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努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作為貴州省地方性法人銀行,貴州銀行(06199.HK)始終緊跟政策導向,深刻把握發展機遇,用實踐詮釋一家區域性銀行的擔當與責任。根據其8.30披露的中期業績,貴州銀行將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到了全行戰略高度,并在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及科技支撐方面打出一套助力鄉村振興的“組合拳”,努力實現履行社會責任和提升經營效益的有機結合。
公司業務增量擴面,信貸投放服務農村
上半年,貴州銀行圍繞全省農業現代化目標,大力支持全省12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發展,切實滿足農業產業強龍頭、創品牌和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金融需求。1-6月,該行累計投放鄉村振興貸款76.23億元,余額達501.20億元,較年初增長32.27億元;農業現代化貸款累計投放26.63億元,余額148.62億元,較年初增長14.19億元。
此外,貴州銀行正積極推動“三農”專項金融債的發行,以拓寬資金渠道,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精準、有力的金融支持。
零售業務深耕細作,惠農站點溫暖民心
深刻意識到農村零售市場的深厚潛力,貴州銀行積極構建助農、惠農、便農的金融服務新通道,推動各類要素向鄉村流動、現代服務向鄉村延伸,在助力提升貴州省農村市場的金融供給水平的同時,大力拓展農村客群,壯大客戶基礎。
創新農村零售業務模式。圍繞服務農村客戶這一核心和目的,逐步探索出一套“惠農站點+手機銀行+銀行卡”的業務模式:以惠農站點作為服務農村客戶的組織形式,以銀行卡作為服務農村客戶的產品工具,著力為廣大農村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實惠的金融服務。
具體來看,貴州銀行持續優化“銀行+公司+站長”三方共建模式,強力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站點建設。截至6月末,該行累計簽約惠農站點2468家,正式掛牌開業917家。
同時,為豐富惠農站點的獲客、黏客功能,貴州銀行廣泛引入外部合作,加大惠農站點對農村高頻生產生活場景的植入力度,多渠道整合農村零售商超、勞務用工等優質資源,積極打造“農村消費+金融”、“勞務用工+金融”的特色化農村金融場景;積極引入便民繳費、打字復印、社保醫保、就業咨詢、普法宣傳等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功能,提高站點的客流和人氣,持續擴大惠農業務綜合服務覆蓋面。
依托惠農站點,貴州銀行在服務農村客戶的同時,持續引流農村客戶資源,為進一步深化業務轉型和客群擴容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截至2022年6月末,貴州銀行通過惠農站點累計發卡35.40萬張,手機銀行用戶新增14.96萬戶。
科技賦能助力發展,產品創新惠及千家萬戶
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金融業務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支持。
為切實服務鄉村振興,讓農民貸款貸得到、貸得快、少跑路,貴州銀行于今年3月推出了一款鄉村振興特色金融產品——“興農貸”,具有純信用、可循環、隨借隨還、支持線上辦理等特點。截至6月末,該產品已成功為6608戶農戶提供了資金支持,貸款余額達9.90億元
為進一步刺激農村居民金融消費需求,貴州銀行還研發推出了首張無界卡——鄉村振興信用卡,切實解決農村客戶辦理傳統信用卡先辦卡、后寄卡、再激活的時間和空間阻隔。
過去,“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喀斯特地貌,曾經極大地限制了貴州的經濟發展,也讓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務對于農村居民來說遙不可及。
如今,貴州道路鋪進鄉村,黔地特產借助交通體系逐步展現在世人眼前,農村居民足不出戶享受到現代化金融服務。這一切變化的背后,離不開過去十年貴州省經濟的高速發展,也離不開伴隨貴州成長的貴州銀行提供的金融支持。
未來,隨著新一輪戰略規劃的落地,相信貴州銀行定能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扎實做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將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帶到貴州省每個角落的同時,加快推進自身業務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