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國信托業協會官網披露的《2022年二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行業信托資產規模為21.11萬億元,比2021年同期上升4715億,同比增速2.28%,較一季度末的20.16萬億增長9483億,環比增速4.70%。
從經營業績來看,在經濟下滑的背景下,2022年以來,信托行業的經營業績面臨下行壓力,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與人均利潤同比均明顯下滑。
今年上半年,信托業共實現經營收入473.46億元,同比下降21.39%;利潤總額為280.22億元,同比下降29.21%;實現人均凈利潤99.7萬元,同比下降24.60%。
受托規模止跌回升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指出,自資管新規發布以來,信托行業在嚴監管的引導下,信托資產規模持續壓降,2021年行業資產規模開始趨于平穩。進入2022年后,受內外部經濟環境影響,2022年一季度,信托資產一度出現了小幅回落。二季度,在經濟下行壓力以及疫情沖擊影響加劇的背景下,信托資產規模出現了意外的反彈。
截至今年6月末,信托資產規模為21.11萬億元,比2021年同期上升4715億,同比增速2.28%,較一季度末的20.16萬億增長9483億,環比增速4.70%。
其中,融資類信托規模為3.16萬億元,同比下降23.41%,環比降幅6.51%;投資類信托規模為8.94萬億元,同比增長17.07%,環比增長4.47%;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為9萬億元,同比增長1.52%,環比上升9.56%。
曾剛分析稱,投資類信托增長規模增加與資本市場在二季度后半段的回暖相關,事務管理類信托的大幅上升則主要來源于與海航破產重整等相關的資產服務信托。
從信托資產來源結構看。集合資金信托和管理財產信托規模和占比同比有所提升,而單一資金信托持續下降。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為10.72萬億元,同比增速3.44%,環比增長1.47%;管理財產信托規模為6.26萬億元,環比增幅達到15.73%,同比增幅34.05%;單一資金信托規模為4.13萬億元,較一季度末下降57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7萬億,降幅26.32%。
曾剛認為,信托資產來源結構的變化,一方面體現了信托業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加快推進業務轉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監管持續壓降通道業務規模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資金信托的投向結構來看,證券市場投資(股票、基金和債券)規模上升較快,較一季度末分別增長了183.50億、145.69億以及3193億,占比則分別上升到4.52%、1.99%和19.7%。與此同時,投向工商企業的資金規模為3.92萬億,占比26.37%,位列第一。
經營壓力增大
在經濟下滑的背景下,2022年二季度,信托行業的經營業績面臨下行壓力,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與人均利潤同比均明顯下滑。
今年上半年,信托業共實現經營收入473.46億元,同比下降21.39%,降幅較今年一季度有所收窄。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信托業的固有業務收入和信托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固有業務收入中,投資收益較上年有所下滑,但與一季度相比,有較為明顯的改善。
2022年上半年,全行業實現投資收益120.65億元,同比減少12.72億元,同比下降9.54%,較一季度24.02%的降幅,已有明顯的收窄。
曾剛稱,投資收益與資本市場表現密切相關,在經歷了一季度的劇烈調整后,二季度股票市場行情有所改善,由此帶動信托業固有資產投資回報以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較一季度有了顯著的提升。
從信托業務收入來看,今年上半年全行業實現信托業務收入368.2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7.27億元,同比降幅20.64%。在固有業務有所回升的背景下,信托業務收入占比較一季度出現明顯回落,從一季度的93.43%,大幅下降到77.78%。
曾剛分析稱,信托業務收入的下降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信托資產增長放緩,規模擴張對營收的驅動力持續下降;其二,為應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央行發力推動金融市場利率下行,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這個背景下,各類金融資產收益和融資利率均持續走低;其三,信托業轉型過程中,信托資金投向結構持續調整,資產回報相對較高的基礎產業、房地產以及工商企業等領域占比有所下降,而收益相對較低的標準化金融資產投資(特別是債券)占比顯著上升。
營收下滑導致利潤亦出現收縮,今年上半年信托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80.22億元,同比下降29.21%;實現人均凈利潤99.7萬元,同比下降24.60%。
從已公布數據的57家信托公司來看,2022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凈利潤的平均數為4.70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20.62%,大于營業收入下降的幅度。
具體到各家信托公司的情況來看,凈利潤的區間分布在2022年上半年呈現為“尾部增加,頭部減少”的局面。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布于較高區間10億元之上的信托公司減少了3家,較低區間1億元之下的信托公司數量增加了3家,分布于中間區間5-15億元的信托公司數量保持不變。
2022年上半年,57家公布數據的公司中,有25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或由負轉正、虧損減少),占比為43.86%。增速在20%以上的信托公司數量僅7家,而凈利潤下降幅度超過20%的信托公司數量多達29家,其中下降幅度在-20%-50%之間的信托公司數量最多,為17家,在行業利潤整體下滑的同時,呈現出明顯的分化局面。
曾剛認為,展望下半年,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以及經濟修復加快,預計信托業績會有所改善,未來信托公司應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優勢,圍繞監管最新業務分類方向,積極探索業務轉型,爭取實現業務模式與經營業績的高質量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