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23日電 (魏薇)近日,國有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先后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引發市場關注。“存款利率的降低,激發了企業和個人投資者的資產管理和理財服務需求。”23日,普華永道中國內地金融業合伙人胡亮在《2022年半年度中國銀行(601988)業回顧與展望》(下稱報告)發布會上表示。
上述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上市銀行的負債總額為236.6萬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8.43%,負債規模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就負債結構而言,客戶存款仍是負債的主要來源。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農商行客戶存款占比持續上升,同業負債和應付債券占比均有所下降。
報告提到,截至2022年6月末,上市銀行的存款余額持續增長,增速較2021年上半年整體明顯提高。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農商行存款增速均明顯快于負債整體增速。受新冠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以及資本市場波動雙重影響,居民存款意愿明顯增強。存款結構方面,上半年上市銀行定期存款占比繼續呈增長趨勢。
報告指出,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隨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召開會議,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10個基點左右。國有銀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銀行已于4月下旬下調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機構也相應做出下調。
“此次利率調整集中壓低商業銀行的中長期存款利率,一方面意在緩解銀行負債成本和息差收窄壓力,并通過負債端傳遞到資產端,為推動貸款利率下行提供空間,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在目前國內疫情導致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促進更多居民消費。”報告稱。
9月15日,國有六大行宣布下調部分存款掛牌利率,隨后多家股份制銀行跟進。胡亮認為,這是由銀行主動發起,響應央行的利率市場化號召,將存款利率參照更多市場化的指標,所以從銀行內部來看,應該是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在胡亮看來,存款利率下調,一方面,可以降低存款成本,為息差的穩定提供更多空間;另一方面,存款利率降低也激發了投資者的資產管理和理財服務需求。
他指出,財富管理業務準備比較充分的銀行,在利率下行的情況下,能更好地穩住息差,甚至擴大息差,同時更好地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幫助投資者更好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在這當中孕育了很多機遇,但也對銀行的風險管理方面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
胡亮強調,對于存款結構還不太合理的、成本比較高的一些中小銀行,在這輪利率市場化大背景下,需要特別做好流動性的管理。同時,也要符合市場的趨勢,按照市場化的參考基準,按照利率行業自律標準,逐步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在盈利和業務發展之間、風險管理之間做到更好的平衡。(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