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22金融街(000402)論壇年會在京舉辦,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主任陳映東出席論壇,并就構建中國特色養老金融體系重要力量,助力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持續健康發展提出建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億人,占比18.70%,與2010年相比上升5.44%;據民政部預測,“十四五”時期,社會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勢在必行。
陳映東表示,下一步,還需繼續堅持普惠、長期、穩健的原則,深化商業養老金融改革創新,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支持金融機構特別是專業的養老金融機構守正創新,深耕市場,助力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要統籌推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規范發展。陳映東指出,隨著人民群眾養老意識的增強,社會養老金融需求將進一步釋放。當前,我國居民存款已經超過110萬億元,社會財富轉化為長期養老資金的潛力巨大,為第三支柱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具體而言,“一是落實有稅收政策支持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核心是建立賬戶體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實現養老資金長期積累。”陳映東指出,“二是協調發展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以普惠為根本,以創新為抓手,在養老金積累、投資、領取等方面,推動金融機構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
其次,要支持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陳映東介紹,2018年,銀保監會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開展了稅延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探索運用稅收優惠推動第三支柱發展,在制度設計、市場培育、消費者教育等方面積累了經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出臺,將稅收優惠政策擴展到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公募基金等,標志著政府政策支持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進入到新階段。
此外,要持續深化商業養老金融改革。陳映東表示,金融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建設第三支柱過程中,錨定社會需求,將養老金融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去年以來,銀保監會已經陸續推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特定養老儲蓄等試點,取得了積極成效。多元主體參與、多類產品供給、適應多樣化需求的養老金融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