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22日訊(記者 朱玲)12月21日,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財付通”)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信用卡業務風險防控的倡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今年9月以來,財付通第四次發布信用卡風險防控相關提示。
《倡議》稱,微信支付各合作伙伴需切實履行商戶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商戶準入、交易監測、調查核實、處置約束等各方面管理措施,將信用卡業務風險管控措施貫穿商戶管理全生命周期。而此前支付寶也對外宣布,已經采取全生命周期的風險防控措施。
業內人士認為,信用卡業務風險監測和防控,對支付機構來說是一場持久戰。支付機構自身對商戶的監管確實是存在難點,比如交易場景的判斷,真實商戶的持續監測等方面。
財付通、支付寶嚴控信用卡違規套現
財付通此次發布的《倡議》稱,各合作伙伴需進一步強化信用卡套現等風險的異常交易監測、分析、識別與管控,對疑似套現等風險的商戶及交易需積極核實、處置,并依法依規報送等。同時財付通也表示將持續加強信用卡業務風險監測和防控,健全風險管控機制。
這已經是財付通支付今年第四次發布信用卡風險防控相關提示。據了解,在9月1日發出第一份倡議后,陸續就有商戶收到了微信支付的通知,因存在交易方面的風險,部分商戶已經被限制了信用卡支付權限。
而此前支付寶也對外宣布,已經采取全生命周期的風險防控措施,從商戶準入、交易監測等各個環節加強信用卡套現等非法交易管理。 具體來看,支付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落實商戶的實名制管理,針對信用卡非法套現特征建立專項風險策略,實現交易風險的實時監測、識別和攔截,并建立了針對套現平臺的識別與打擊方案。
事實上,信用卡資金流向管理一直是監管機構關注的重點。“信用卡資金無序流動會造成很大危害,比如違反國家關于金融業務特許經營的法律規定,還可能為“洗錢”等不法行為提供便利條件,信用卡資金流向房地產等行業,還有可能降低宏觀調控效果。”博通咨詢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
在王蓬博看來,此前監管一直強調銀行的信用卡管理,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通過銀行信用卡賬戶直接刷信用卡沒有金額上限。而近一年兩大支付機構持續加強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的原因在于,兩大實際上已經變成賬戶側機構,地位等同于發卡行。
“雖然支付通道消費金額有所限制,但兩大用戶量和商戶規模均十分龐大,長尾效應影響巨大。近年來又出現很多通過二維碼洗錢的案例,所以兩大支付機構要持續加強信用卡業務風險監測和防控。”王蓬博表示。
艾媒咨詢資深分析師張毅則表示,這背后還有大環境因素,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以及個人,可能都有各種臨時資金周轉的需求,這也導致信用卡違規套現現象增加。
業內專家:這是一場持久戰
無疑,上述財付通、支付寶的種種動作無疑也是在落實監管方面的要求。
今年7月7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隨后7月29日,中國銀聯向收單機構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信用卡業務風險防控的工作通知》,要求收單機構要按照“誰的商戶誰負責”原則,將套現風險防治的具體職責貫穿商戶準入、交易監測、調查核實、處置約束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產業各方持續強化防范治理工作,但市場上也仍存在不少違規行為發生。在王蓬博看來,信用卡違規套現一直存在,一條產業鏈上都存在各自的利益羈絆。但另有支付業內人士則認為,財付通和支付寶本身就與收單機構不同,并不看重套現業務帶來的收入。“畢竟他們還是有真實支付場景的。”
而張毅則表示,對于財付通、支付寶等頭部支付機構來講,扮演好的甄別角色非常重要。舉個例子,某人在平臺上開設了店鋪買賣,兩塊錢的鞋把它標成200塊,然后用信用卡去購買。購買完這邊發貨那邊就收到錢了,收到錢以后再用做其他用途,理論上操作完全行得通的。
王蓬博也指出,支付機構自身對商戶的監管確實是存在難點,比如交易場景的判斷,真實商戶的持續監測等方面,這需要持續加強監管科技的建設。
易觀咨詢資深分析師蘇筱芮表示,信用卡業務風險監測和防控,對支付機構來說是一場持久戰,因為信用卡面臨的內外部風險環境持續存在,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產生新變種,因此就需要機構因勢而動,根據新特征、新形勢及時研判防范風險的方法手段,對新環境下的業務風險打上升級補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