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姜樊)2月9日,農銀理財董事長馬曙光在農業銀行專項投資者發布會上表示,展望2023年,海外宏觀環境邊際好轉;國內經濟雖然“三重壓力”仍然較大,但政策重心已轉向“穩增長”,預計全年經濟將波折復蘇,需要高度關注“兩會”政策力度。在基本面與情緒均轉向修復、但幅度和節奏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預計股債兩市以震蕩行情為主,均有階段性機會,但市場風險偏好的邊際回升意味著股市總體表現可能好于債市。
“債券市場投資策略宜中性偏謹慎。”馬曙光表示,久期上,保持中性偏短水平,主要配置中短期限的信用債,重點關注流動性相對較好的品種,并根據市場資金面情況維持適度杠桿運作。板塊上,加大國家重點戰略、區域、行業相關主體的投資支持力度,以中高評級主體為主,避免信用過度下沉,防范尾部及估值風險。
對于權益市場,馬曙光表示,隨著國內經濟企穩修復,預計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農銀理財將適度增加權益投資的力度,并根據不同產品的特征,差異化制定權益投資策略,確保市場風險的有效管控。在投資結構上,總體保持風格和行業的均衡配置,并重點關注經濟復蘇領域以及醫藥、信創等主題投資領域。在操作上嚴格遵守組合管理紀律,根據市場的演變及時做好倉位的應對調整。
從產品布局上來講,馬曙光表示,農銀理財將積極研發非現管低風險低波動產品、行外代銷系列現管類產品,合規布局攤余成本法產品,加大ESG、共同富裕、養老等特色產品發行力度,推進養老理財產品分紅、理財定投等新功能開發,更好滿足廣大客戶投資理財需求。
此外,農行金融市場部副總裁胡艷亦表示,年初以來,國內生產和消費加快修復,但經濟增長的基礎仍不穩固,預計今年國內債市收益率中樞將有所抬升,但上行節奏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該行將持續加強市場研判,基于全行大類資產配置策略開展債券投資,合理把握投資時點,靈活調整券種、期限、賬戶等策略。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