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今年3月底,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并以此為契機,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近年來,人民銀行、金融管理部門以及各金融機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金融改革,出臺落地多項穩經濟、穩就業、穩民生政策,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本刊特開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專欄,由記者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走訪企業、市場與農戶,推出系列報道,全面反映金融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者 | 《中國金融》記者 趙學鋒 張黎黎
文章|《中國金融》2023年第22期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里的水路到湘江……”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民歌讓瀏陽河廣為人知,依河而建、伴歌成長的瀏陽市也因“一河詩畫,滿城煙花”成為新晉“網紅”,這里不僅見證了中國革命的“光輝起點”,還享有花炮之鄉、花木之鄉、將軍之鄉等諸多美譽。從20世紀90年代末創建湖南省首個縣級“金融安全區”,到2022年躋身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全國百強縣第七位,再到2023年建立“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瀏陽市在金融活水的持續澆灌下,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譜寫了金融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人故事。
瀏陽農商銀行作為瀏陽市縣域業務規模最大、服務范圍最廣的地方性法人銀行,多年來堅守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以“小、融、穩”的經營之道成為瀏陽市普惠金融的主力軍、鄉村振興的排頭兵,并總結提煉了《普惠金融的瀏陽密碼》一書。“聽不如看,看不如實地調研”——這是《普惠金融的瀏陽密碼》一書中提及的鉆研精神,為深入探究普惠金融的“瀏陽密碼”,記者一行來到湖南省長沙市和瀏陽市,走訪湖南省農信系統和相關市場主體,了解普惠金融的“瀏陽故事”、感受普惠金融的“瀏陽溫度”。
▲湖南省農信聯社主任黃向陽(中)陪同本刊記者在湖南省農信聯社調研 攝影/張黎黎
以金融村官為紐帶,探索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金融村官是瀏陽市完善基層‘一門式’服務全覆蓋、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瀏陽市通過建立金融村官機制,深化銀政和銀農合作,為鄉村振興送資金、送知識、送人才,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架起農商銀行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三農’的橋梁紐帶,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瀏陽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如是說。據了解,2020年6月印發的《瀏陽市“‘金融村官’進萬家,助力‘一門式’全覆蓋”工作方案》不僅拉開了“金融村官進萬家”的序幕,也開啟了瀏陽農商銀行依托金融村官探索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在調研中,記者了解到,瀏陽農商銀行深入踐行金融村官服務群眾“五個到戶”(金融村官聯系到戶、金融政策宣傳到戶、普惠金融推廣到戶、個性化金融產品精準服務到戶、支持產業發展對接到戶),持續推行金融村官走訪全覆蓋、員工全參與、活動全連接、服務全融入、考核全掛鉤的“五個全”工作法,深度融入縣域“黨建+微網格”基層治理體系,創新推出“黨建+金融村官”工作機制,下沉金融服務,破解農村金融服務難題,滿足農村居民融資需求,深化普惠金融實踐,推動金融村官工作走深走實、落細見效。
目前,瀏陽農商銀行已派出260名金融村官、366名金融村官助理,實現瀏陽市326個村(社區)全覆蓋,織就了一張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連心網”,為鄉村經濟和相關主體發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普惠金融和鄉村治理深度融合探索了有效路徑。具體舉措如下:一是依托金融村官支持鄉村經濟和相關主體發展。助推“三資”管理平臺上線,推動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瀏陽農商銀行為全市31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免費提供結算業務,累計向西湖潭村等1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放貸款1353萬元;開展“百名村官幫千企”活動,重點扶持了10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1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1000家專業種植養殖戶。二是發揮金融村官走村入戶優勢加強鄉村誠信建設。深入各村(社區),上門采集農戶信息,構建農戶電子信用檔案,以農戶信譽、群眾口碑為“暗線”,以評級授信機制為“明線”,建立黑白名單庫,有效解決融資難問題。截至2023年9月末,瀏陽農商銀行已對全市28.61萬戶農戶進行評級授信,授信金額達296.16億元,用信金額達66.86億元。同時,不斷完善整村授信模式,新增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建檔評級,實現“能授盡授”,幫助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術、有理想的農民扎根本土、建設家鄉。截至2023年9月末,對7827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評級授信,授信金額達30.85億元,建檔率達100%。三是以金融村官為抓手推動普惠金融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以推進“黨建聚合力工程”和黨群連心“五個到戶”工作為契機,主動參與基層治理,聚焦農村重點難點堵點,履行責任擔當。近三年來,瀏陽農商銀行金融村官累計走訪農戶18萬戶,走訪低收入困難群眾1.83萬人次,關心幫助留守老人兒童4952人。
金融村官不僅是瀏陽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更是走村入戶、心懷村民的村“干部”。他們承擔著解決“三農”貸款難題、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建升級信用鎮(村)等責任,肩負著入戶走訪、發展村級經濟、普及金融知識等任務,探索著普惠金融與地方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方法,同時,他們也遵守著不擠占村級編制、不享受任何報酬、不增加村級負擔的嚴格紀律。在老百姓(603883)的眼里,金融村官是愛管事的“熱心腸”、村部里的“賢內助”、朋友圈的“帶貨王”、工作崗位上的“拼命三郎”,他們放下架子、下沉身心、邁開步子,融入村組集體,走進千家萬戶,為村民增收致富排憂解難,為村級經濟發展獻策出力。
年輕小伙兒梁淇禹便是眾多金融村官中的一員。“我大學畢業就在瀏陽農商銀行鎮頭支行工作,如今已經工作8年啦。金融村官工作開始于2020年7月,我一周有兩天會到村部上班,主要工作包括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農戶提供貸款咨詢服務、滿足其金融需求、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上戶走訪等。我所在的金田社區有農戶1140多戶,95%以上都已經走訪過了。”在瀏陽市鎮頭鎮金田社區村部擔任金融村官的梁淇禹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著村官的工作。談及與村民“互動”的難忘故事,他更是激動地講述了參與社區重要活動的“高光時刻”。“為了慶祝建黨百年,社區在鄉村大舞臺舉辦了一場2000多人參加的晚會,我受邀與婦女主任一起擔任主持人,晚會還同步在線上進行了直播,我們支行也出了一個舞蹈節目。”梁淇禹激動地說,“農村需要年輕人,我想到農村做些事情,這里的每一條路我都走過,我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梁淇禹真摯而樸素的話語間飽含著對這片鄉土的熱愛。
▲金融村官梁淇禹(右一)與油茶作坊主交流 攝影/張黎黎
金融村官的“小平臺”為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大舞臺”,金融村官這個“小切口”在推進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中展現了“大作為”。“可以說,金融村官是普惠金融先行者、基層治理聯絡員、鄉村振興助推人,也是廣大村民的貼心人、知心人、暖心人,我們的金融村官不僅協助村(社區)舉辦重要活動,還受邀擔任村民婚禮的證婚人、村干部選舉的監票人……他們以實干真情贏得了村民的好口碑。”瀏陽農商銀行負責人告訴記者。據悉,瀏陽農商銀行動員全行上下擔任金融村官,并將金融村官工作納入其“十四五”發展規劃,持續推進上戶走訪、金融知識普及、整村授信、發展村級經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覆蓋,助力組織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
如今,金融村官已經成為瀏陽農商銀行一張叫得響的名片。他們扎根一線、盡心履職,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為鄉村經濟“活”起來、信用建設“強”起來、基層治理“優”起來、“三農”群體“富”起來作出了積極貢獻,也闖出了一條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以產業振興為抓手,牽牢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牛鼻子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是金融服務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油茶產業和花木產業不僅是瀏陽市的特色產業,更是當地的富民產業。多年來,瀏陽農商銀行持續為鄉村特色產業提供金融活水,在助力產業振興、農民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位于瀏陽市西南部的鎮頭鎮是瀏陽市有名的油茶小鎮,擁有全省唯一一處集中連片的10萬畝油茶林,油茶林面積和鮮果產量均居長沙市之首,成為湖南省油茶產業對外展示窗口和鄉村振興示范樣板。目前,鎮頭鎮不僅建設了5.8萬畝油茶豐產林基地,還建設了油茶莊園、特色小鎮起步區和文旅配套設施,油茶小鎮建設如火如荼,煥發著蓬勃生機。
鎮頭鎮擁有油茶土榨坊61個、油茶加工企業2家,年產茶油在500噸以上。瀏陽農商銀行積極對接油茶產業發展需求,為油茶林改造、茶農多渠道增收和資金周轉提供了有效支持。2019年以來,鎮頭鎮對油茶林進行了大規模改造以期提高茶油產量,為了解決油茶林改造面臨的資金問題,瀏陽農商銀行按照每畝300元向茶農發放油茶林改造貸款,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100萬元。油茶樹從種植到掛果大概需要5年時間,為了平衡收益,瀏陽農商銀行按照每畝200元向茶農發放貸款,支持其發展林下經濟,實現多渠道增收。為減少年底茶籽進貨、囤貨旺季茶農資金周轉的后顧之憂,瀏陽農商銀行為作坊主和加工企業提供了“一次授信,隨借隨還”的小額農貸和農村產權抵押貸款,授信金額達3030萬元。
“農商銀行對我們的支持從十多年前就開始啦,當時還是我父親在經營榨油作坊,如今我接手了作坊,與農商銀行的合作還在繼續。今年為了擴大規模,我們通過農商銀行純線上的信用貸款產品——‘惠農快貸’獲得了30萬元貸款。”芳健油坊老板胡建偉告訴記者。在干凈整潔的油坊里,烘干、粉碎、蒸粉、壓榨、過濾設備有序放置著,展示柜里陳列著不同種類的茶油產品。在瀏陽農商銀行的持續支持下,胡建偉還建起了“自動化生產車間”,這里不僅擁有熱榨茶油食品安全自動化生產線、瀏陽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還被評為瀏陽市小茶籽熱榨示范油坊。驅車來到胡建偉承包的500多畝油茶種植林,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映入眼簾,樹枝上掛著的果實即將開啟從鮮果到茶油的“旅程”。“霜降后,我們將迎來油茶的采摘季,我每年要請100多人來摘果,”胡建偉指著油茶林說道,“這里還被評為油茶種植示范基地”。在金融活水的澆灌下,胡建偉的榨油作坊實現了從家庭作坊到小型工廠的升級改造,其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在與銀行的長期合作中得到了提升。
來到湖南匯智生態環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智公司)位于瀏陽市柏加鎮的精品苗木基地,錯落有致的羅漢松造型各異、別具一格,讓人不禁沉醉于滿眼的青蔥碧綠,與精品苗木基地相鄰的匯智家園生態農莊更是將花木巧妙搭配,讓游客有種置身世外桃源的閑適與愜意。在花木產業深耕多年的匯智公司擁有面積逾千畝的花卉苗木生產基地,業務領域涵蓋園林綠化施工、生態環境修復、苗木種植銷售、美麗鄉村建設、生態農業開發等,匯智公司不僅是長沙市園林綠化誠信企業、湖南省園林綠化AAA級信用企業,還帶頭組織成立了湖南省苗木產業協會。曾是湖南省苗木產業協會會長的匯智公司董事長趙漢先更是在經年累月的實踐中總結出了花木產業企業的“生存之道”,即“做不大,做不強,做不虧”,而這與瀏陽農商銀行“做小做散”的市場定位也不謀而合。
“我們與瀏陽農商銀行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農商銀行改制前,那時還是農信社,雙方合作已經30多年啦。農商銀行講感情、有擔當,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讓我們很感動,即使貸款利率高些,我們也愿意與其合作。”談起與農商銀行的“緣分”,趙漢先印象深刻。“銀行的服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幾十年的始終如一、積累沉淀,他們對政策了解得很透,對風險的把控嚴格到位,在我們面臨困難時總會伸出援手。”趙漢先對瀏陽農商銀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據了解,為解決特色花木產業擔保難問題,瀏陽農商銀行推出了花木系列貸產品,累計扶持花木種植戶3450戶,貸款余額達8.14億元。
瀏陽農商銀行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大局、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服務鄉村振興、小微企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瀏陽樣板”。近五年來,瀏陽農商銀行累計投放支農支小貸款1107.8億元,新增貸款的91%投向了涉農領域和小微企業,為全市91%的農戶、85%的商戶和70%的小微企業提供了授信支持。
從2013年發展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至今,我國普惠金融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回望十年征程,感人故事、生動案例、先進做法、良好經驗持續涌現,共同勾勒了普惠金融的壯美畫卷。■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雜志。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