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正式出臺。浦發銀行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以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指導下,立即按照《目錄》標準,落地上海首筆轉型金融貸款,率先完成春秋航空(601021)股份有限公司3.1億元轉型貸款業務,助力航空運輸企業低碳轉型。
本筆業務的落地是浦發銀行(600000)積極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寫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創新實踐,也是落實國家關于綠色低碳轉型工作部署以及“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的具體行動,更是推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有效銜接的有益探索。
雙碳目標提出三年來,我國已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的不斷豐富,有力推動了我國綠色低碳產業與技術創新的快速發展。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國綠色貸款余額28.58萬億元、居全球第一,境內綠色債券市場余額1.98萬億元,居全球第二。
但由于我國尚處于后工業化階段、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城鎮化尚未完成,許多高碳向低碳轉型的企業或項目無法得到狹義綠色金融的覆蓋與支持。在此背景下,轉型金融應運而生。
當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統一的轉型金融標準,而是采用地方先行先試的方式制定相關行業轉型標準。2023年,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牽頭開展上海市轉型金融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探索研究轉型金融的具體適用和應用實踐。12月29日,《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及其使用說明正式出臺,將水上運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航空運輸業等六大行業納入首批支持行業。
浦發銀行高度重視,積極響應新出臺的標準目錄,發揮主場優勢,前瞻布局,做好三個“提前”,即提前研究并參加轉型金融目錄標準制定、提前在總行端制定轉型金融典型貸款產品-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操作指引、提前鎖定目標客群,最終在相關部門指導下,率先完成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3.1億元轉型貸款業務落地,為傳統碳密集行業——航空運輸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浦發力量。
本筆業務嚴格遵循《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及相關披露要求,并經第三方評估機構聯合赤道認證。春秋航空目前噸公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已達到目錄的先進值要求,近年來持續實施各類低碳轉型、技術改進措施,采取機隊結構優化、飛機傳統能耗改造、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使用、管理效能優化等符合目錄要求的降碳路徑。
后續,春秋航空將陸續引進空客新一代A320 NEO系列飛機,并通過加載浦發銀行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產品,設置噸公里排放、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使用比例等關鍵SPT指標掛鉤貸款浮動利率,以保持行業先進碳排放水平、降低融資成本。
推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有效銜接,總結提煉綠色金融發展的有效做法和有益模式,并將其運用到轉型金融領域,是提高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質效、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本筆轉型金融貸款的成功落地,標志著浦發銀行在轉型金融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
面向未來,浦發銀行將以此次業務落地為契機,圍繞綠色產業發展和高碳產業轉型需求,構建“綠色+轉型”服務模式,推動實現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雙軌并行、同向發力、功能互補,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支持上海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