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中央推行財富管理普惠化的實踐,3月2日,上海銀行“普惠版”家族信托——“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產品正式亮相。
發布會上,上海銀行副行長(候任)俞敏華在致辭中表示,在市場需求變化和制度環境完善的共同推動下,國內家庭財富管理服務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上海銀行結合財富管理“普惠性、適老性、協同性”等發展方向應勢而動、探索創新。
百萬元門檻的“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發力服務與投資兩端,整合銀行理財、基金、券商資管等理財工具,提供家庭全生命周期的財富管理,通過產品創新滿足多元化需求。
化解保險和家族信托痛點:
退休企業家規劃子女未來
陳先生,78歲,是退休企業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早早成家,外孫子已經25歲了,小女兒40歲是一名不婚主義者。陳先生想要通過金融產品進行傳承規劃,但是保險產品有年齡限制、家族信托產品門檻太高。
“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恰好解決了痛點。通過“上銀致遠”,陳先生將信托受益人設定為外孫和小女兒。
一方面考慮到外孫年紀尚輕,對于財富沒有形成成熟的管理理念,陳先生決定在外孫年滿35歲時,再將財產分配給他;另一方面,陳先生還擔心小女兒一直未婚,年老時一個人照顧不好自己,設定家庭信托在小女兒滿60周歲時將財產分配她,用作補充養老資金。陳先生通過成立家庭信托為兩代子女未來生活做了提前規劃。
提前隔離外部債務風險:
讓全職媽媽消除“遠慮”
王太太有一個恩愛的三口之家。王先生是家庭經濟支柱,經營一家科技公司,正在融資規劃上市;女兒年幼,國際學校就讀。雖然現在生活美滿,但王太太對未來也有焦慮。因為王先生工作壓力大,對他身體的擔憂,并且企業融資負債增加,通常增加實控人個人連帶責任擔保,家里可能會有更多債務。同時,女兒學費不菲,需確保一筆教育金保障學業。
王太太是全職太太,沒有收入來源,完全依賴丈夫的收入,如果家庭出現變故,擔心未來養老是否能夠得到保障。
王太太通過“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提前進行了經營風險隔離以及專項儲蓄規劃。將自己與女兒設置為信托受益人,設定固定分配的時間和金額,信托按照合同支付生活金、養老金、教育金、醫療金,保障生活穩定,也提前與王先生的外部債務進行隔離。
后續,王太太還想考慮通過家庭服務信托提前安排好女兒婚嫁金、生育鼓勵金等,實現更多專項管理需求。
發力服務與投資兩端:
助力家庭財富跨越周期
相較于原先的家族信托,家庭服務信托門檻降低至100萬元,惠及更多家庭。
在服務端,“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借助信托風險隔離、他益分配的制度優勢,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非金融服務;在資產端,通過集團內外部協同聯動,定制穩健的產品策略作為客戶資產配置的壓艙石和安全墊,助力客戶實現家庭財富的保護、傳承和管理。據悉,在發布會上,上海銀行與本次首發的合作機構 —— 上海信托與易方達共同正式發布“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
為助力更多家庭財富跨越周期、行穩致遠,今年1月起,上海銀行“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開啟“試運行”。產品自上線以來,市場反響熱烈,需求也在持續激增。
結合復雜家庭服務場景:
踐行財富管理普惠化
在老齡化的趨勢下,如何讓家庭服務信托在養老規劃中發揮更大作用?
上海銀行表示,未來將考慮更多復雜家庭服務場景與訴求,積極響應中央推行財富管理普惠化的實踐,如針對性地探索對養老客群的服務。
上海銀行此次合作方——上海信托已經在探索未來將房產裝入信托的創新模式,通過“存房+養老”的方式,實現“以房養老”,并且老年人并未喪失對房產的控制及分配權,使得他們安心、放心;另外,將考慮整合保險、支付等功能,通過養老機構及留學教育等多種場景的受托支付,彌補金融服務的單一性,集合金融機構綜合資源為民創富。
2024年是上海銀行新一輪三年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上海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自轉型重塑以來已成為深化戰略、推動輕型銀行轉型的核心業務。后續,上海銀行將通過持續的打磨與沉淀,將“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產品打造成特色鮮明、響亮的財富管理拳頭產品。
行穩致遠,普惠利民。上海銀行深耕財富管理領域多年,陸續推出上銀致尚家族信托、上銀至善慈善信托及上銀致遠家庭服務信托等系列品牌,在不同市場周期中始終關注客戶對財富安全性、功能性的需求。未來,上海銀行將繼續堅持“為民創富、共同富裕”的使命,攜手與市場優質合作伙伴,圍繞客戶需求,建立更加多元的服務體系、打造更為豐富的產品貨架,踐行“財富的責任”,向高質量財富管理加速邁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