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信托公司迎來新“掌舵人”。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發布公告,核準蘆葦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托”)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在拿到董事長任職資格“許可證”前,蘆葦擔任著中信信托副董事長、總經理,長期供職中信系統。簡歷顯示,蘆葦52歲,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會計學碩士,1994年7月參加工作,1997年1月入職中信銀行,歷任部門副總經理,部門總經理,香港分行籌備組副組長,中信銀行(601998)董事會秘書,深圳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中信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22年10月,經中信信托董事會同意加入該公司,接替李子民擔任總經理一職。
而蘆葦正式就任董事長職位之前,中信信托董事長由中信集團副總經理、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信金融資產董事長劉正均兼任。
據了解,中信信托前身為中信興業信托投資公司,于1988年3月成立,后經改制,于2007年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更為現名。目前,中信信托的信托資產規模位于信托公司前列。根據2023年年報,中信信托的信托資產規模為2.0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3.65%,重回兩萬億元大關。但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收凈利同比下滑,實現營業收入49.76億元,同比減少22.7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6.28億元,同比下降12.76%。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蘆葦是中信“老兵”,得到體系內的廣泛認可,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和海內外工作經驗,擔任新“掌舵人”有利于在新時期帶領中信信托在信托行業新的發展時期行穩致遠開拓新局面。
除中信信托之外,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管理層迎新。5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年內,西藏信托、中誠信托、山東省國際信托、國民信托、建元信托、英大國際信托、中海信托、陸家嘴(600663)國際信托等信托公司相繼迎來新任董事長、副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或董事會秘書。
例如,5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發布公告,核準馬家順陸家嘴國際信托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此前,山東省國際信托新任董事長岳增光任職資格也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核準。
“行業內的高管更換比較頻繁,主要是因為信托行業近年來面臨業務轉型壓力。”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認為,信托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在新“三分類”指導下進行業務創新和存量風險處置。業務轉型和風險處置都需要公司在人才和資源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管理層對監管趨勢和業務創新的脈絡把握對信托公司影響較大。新高管往往被寄望于在業務和經營方面有所突破,或是外部資源注入,或是戰略決策轉向。
據悉,去年6月1日,《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即新“三分類”)正式實施。中國信托登記公司的信托產品登記數據顯示,自新“三分類”實施之日至去年12月末,資產服務信托新成立19046個信托產品,成立規模24708.41億元,規模占比57.03%;資產管理信托新成立10862個信托產品,成立規模18416.76億元,規模占比42.51%。
“隨著新‘三分類’的推進,信托公司發展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發展思路也有較大調整,信托公司角色面臨轉換,買方角色強化。”廖鶴凱指出,“資產管理業務”會是未來較長時間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而諸多業務面臨金融科技的介入和轉換以適應金融行業高度科技滲透的新時期發展需求,這也就成為了近年來信托公司高管任命和業務團隊資源傾斜的重要考量。本質是提升信托發展質效、加強信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加速信托公司回歸本源。
對于后續信托公司該如何適應變化,探索業務增長點,廖鶴凱表示,在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減弱、房地產信托業務收縮等因素影響下,信托公司可以更多關注這一階段的新機會,如:新基建、不良資產處置、企業重整等領域;強化服務信托領域的拓展,發揮信托制度優勢,滿足與日俱增的客戶資產托管、財富管理、家族信托、遺囑信托等熱門領域需求。在以債權市場為基礎的情況下,積極探索股權投資市場和混合金融市場的信托模式,加速信托轉型,增強信托主動管理能力以提升信托盈利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