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金季報披露,中央匯金等機構最新持有基金情況揭曉。
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160706)ETF等多只基金二季報顯示,中央匯金在二季度進行了增持。
增持滬深300ETF
易方達滬深300ETF發布的二季報顯示,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機構1”,二季度期初持有基金份額為518.52億份,二季度期間,該機構申購了28.83億份,二季度末持有份額增至547.35億份。
回顧今年一季度的持倉動向,該機構增持了易方達滬深300ETF約457.06億份,期初的份額為61.46億份,一季度末持有份額增至518.52億份。
而在易方達滬深300ETF的2023年年報中,記者看到,截至2023年末,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匯金”)持有份額為61.46億份。由此可以看出,易方達滬深300ETF今年二季度中的“機構1”正是中央匯金。
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等披露的二季報中的“機構1”也是類似情況。華夏滬深300ETF的二季報顯示,“機構1”的持有份額由一季度末的198.86億份增至209.37億份,二季度期間申購了10.51億份。
根據華夏滬深300ETF一季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機構1”和“機構2”合計持有該基金份額為198.86億份。華夏滬深300ETF的一季報顯示,“機構1”和“機構2”期初持有該ETF份額分別為11.02億份和17.91億份。而根據華夏滬深300ETF的2023年年報,截至2023年底,中央匯金持有華夏滬深300ETF約28.93億份,位列第一大持有人,持有份額與上述合計期初份額完全相同。
嘉實滬深300ETF的二季報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中央匯金持有該ETF的份額為195.44億份,其中二季度申購了12.58億份。
增持上證50ETF
除了滬深300ETF外,上證50ETF也獲中央匯金增持。
據華夏上證50(510050)ETF二季報,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機構1”持有華夏上證50ETF約287.92億份,二季度申購了約5.64億份。
今年一季度,該機構合計申購華夏上證50ETF約158.67億份,期末持有份額約為282.28億份。值得注意的是,該機構合計期初份額為123.61億份,與中央匯金2023年末的持倉份額相同。
A股市場估值具備吸引力
回顧今年二季度市場,A股市場先漲后跌、震蕩調整。二季度以來,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特別是房地產領域支持舉措密集出臺,基本面的改善預期成為影響中國資產表現的關鍵變量。受國內宏觀經濟數據邊際改善,以及新“國九條”發布,要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強穩定回報能力等偏積極因素的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持續回升,自4月下旬至5月中旬A股主要寬基指數表現強勢。隨后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增長修復仍需政策支持,整體經濟復蘇的力度并不強,受此影響A股市場自5月下旬以來延續震蕩調整行情。
易方達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發表的觀點稱,滬深300指數作為A股市場的核心寬基指數,涵蓋了中國經濟中主要行業的龍頭企業,長期來看這些企業的盈利會隨著整體經濟的增長而相應增長。下一階段,宏觀政策層面明確了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強化政策統籌,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效能,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于歷史底部區域,與全球市場比較處于明顯偏低水平,縱向及橫向對比均具備較好的投資吸引力。
華夏基金表示,今年二季度地緣政治沖突等風險因素依然存在,全球通脹回落速度不及預期,美聯儲“按兵不動”,瑞典、加拿大及歐元區等央行先行降息,全球貨幣政策分歧逐漸顯現。國內方面,宏觀政策持續發力,經濟總體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文旅等服務消費需求保持活躍,勞動力市場活躍度有所上升;國際組織和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充分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
嘉實基金的觀點稱,今年4月制造業PMI延續3月的擴張態勢,得益于全球制造業擴張,我國出口顯著回升,同比增長1.5%,增速由負轉正,較上月改善9.0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8.4%,增速同樣由負轉正,較上月改善10.3個百分點,對美歐與新興市場的出口均顯著改善。在經濟超預期回暖影響下,市場情緒樂觀,持續上行。5月、6月制造業PMI稍有回落,至榮枯線以下,或說明前期穩增長政策落地效果仍有待顯現,市場經過前期上升階段后開始回調。但生產及需求端均有亮點:生產指數仍保持擴張;需求端出口韌性較強,出口鏈產業景氣持續,內需則受政策支持,伴隨家電下鄉以及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推進,耐用品消費或得以提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