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增速持續保持20%以上,杭州銀行表面風光的背后,卻遭遇股東連續減持股權最終清倉,凈息差持續收窄壓力下,融資依賴癥難解。
近日,杭州銀行發布公告稱,中國人壽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在杭州銀行所持有的全部1.1億股股份。這一決定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受此消息影響,杭州銀行股價在公告次日一度大跌近5%。
此前,杭州銀行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增速超20%。在利潤高速增長下,杭州銀行卻迎來了中國人壽清倉式減持。不僅如此,8月12日,杭州銀行公告,近日成功發行1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用于補充公司二級資本。凈利潤增速持續保持超20%,卻遭遇股東連續減持最終清倉退出,杭州銀行風光的背后,凈息差持續收窄,盈利能力承壓,高速擴張后融資依賴癥如何化解?轉型之路將指向哪?
針對經營業績,股權減持以及債券融資等相關問題,發現網向杭州銀行發送采訪調研函,截至發稿前,杭州銀行未就有關問題給予合理解釋。
中國人壽擬清倉式減持 多家險企退出杭州銀行股東之列
8月20日,杭州銀行發布公告稱,中國人壽擬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以其持有的全部股份為上限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約1.1億股(含本數),即不超過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1.86%。按照當前的市場價計算,此次減持將為中國人壽帶來約14.9億元的現金流,這筆資金將可能被用于其他科創企業的投資,從而優化其資產配置。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人壽作為財務投資者,早在2009年就開始投資杭州銀行,2009年,中國人壽出資6.5億元認購杭州銀行5000萬股股份;2014年,中國人壽受讓亞洲開發銀行、杭州新聞物業管理開發有限公司所持的共計8520萬股股份,認購價總計約9.85億元。上述兩次參股和增持中國人壽合計出資約16.35億元。
Wind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人壽開始減持杭州銀行股份;2021年11月,中國人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共減持杭州銀行5589.43萬股股份,占該行普通股總股本的0.94%,減持總金額為8.43億元。2023年3月,中國人壽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杭州銀行股份約1.19億股,占杭州銀行普通股總股本的2%,減持總金額為14.29億元。在本次減持后,中國人壽將全面退出杭州銀行的股東行列。
實際上,在中國人壽連續減持股權的同時,杭州銀行已有被大型險企清倉經歷。據招股書披露,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同是杭州銀行上市前前十大法人股東,截至2016年6月30日,分別持有杭州銀行約6.16%、5.09%股權。Wind數據顯示,2021年4月,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開始多次減持杭州銀行股份;2022年8月,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清倉完成,合計減持超2億股杭州銀行股份。
對于保險企業連續減持銀行股權,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險企減持應為自身戰略安排和資產配置需要,是險資適時兌現盈利的正常資產配置策略。
營收增速出現明顯下滑 盈利能力承壓
雖然股權接連出現減持,不過杭州銀行經營業績整體表現不錯。杭州銀行發布的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營收193.40億元,同比增長5.36%;凈利潤99.96億元,同比增長20.06%。在已發布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中,杭州銀行半年凈利潤增速排第一。
(數據來源:杭州銀行年度報告)
作為業務集中在經濟強省浙江的城商行,杭州銀行多年保持營收與凈利潤的快速增長。近十年來,杭州銀行的營收凈利有6年增速保持兩位數。營收凈利潤的快速增長得益于該行資產規模的擴張,據歷年報告數據顯示,2011-2020年均復合增速為20.6%,增速非常迅猛,雖然2021-2023年增速逐漸下降,但增速仍在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杭州銀行整體的業績不錯,但是營收下滑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2021年以來,營收增速從18.36%直線下滑,2023年增速僅為6.33%。
營收快速下滑的背后是,杭州銀行的資產結構出現調整,固定資產大幅減少,而金融投資類資產大幅提升;此外,零售、小微信貸業務比重也在提升。且由于杭州銀行在零售業務方面主要依靠自營,因此利率較低。以2024年一季度的資產分布為例,該行貸款及墊款總額占比約為44%,而金融投資資產占比高達47%,明顯高于其他同類銀行。而且由于投資類資產的收益率普遍要低于信貸資產,這樣導致杭州銀行的生息資產以及凈息差水平持續被拉低,由此影響到杭州銀行整體的盈利能力。
wind數據顯示,2023年,杭州銀行凈息差從2020年1.98%下降至1.5%,低于1.69%的商業銀行平均水平,在A股42家銀行中排名倒數第7,2024年1季度進一步下降至1.42%。
2023年,杭州銀行利息凈收入增速進一步下降至2.52%,收入占比已經從2020年77.7%下降至66.9%。由于利息凈收入依舊占據大比例,利息凈收入下降對杭州銀行營收增速拖累明顯。
資本充足吃緊 融資依賴癥難解
盈利承壓的同時,杭州銀行的資產質量風險受到關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0.76%,與上年末持平;但重組貸款余額同比卻大幅增加32.63億元,至32.74億元,增幅驚人。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杭州銀行撥備覆蓋率545.17%,較上年末下降16.25個百分點。
與持續保持超500%以上的高撥備覆蓋率相反的是,杭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吃緊。數據顯示,2023年末,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僅為8.16%,在A股42家銀行中倒數第一,距離監管線不足1個百分點。2024年一季度有所提升,達到8.46%,但是依然排倒數第二。
為保持資產的穩定擴張,杭州銀行近年來多次通過再融資來補充資本。比如2020年,杭州銀行已通過定向增發募資71.3億;當前,杭州銀行擬再增發不超過80億元股票,但目前杭州銀行定增計劃已籌備超1年,截至7月仍未向監管提交審核;另外還有近150億可轉債待轉股。實際上,目前杭州銀行補充一級核心資本渠道僅剩可轉債這一個選項了。
根據杭州銀行的分紅方案,2023年度分紅按照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5.20元,現金分紅總額30.84億元,分紅比例21.44%。近3年,杭州銀行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維持在20%至23%之間,在A股上市銀行中一直處于后排位置。2023年在宣布分紅的42家上市銀行中,杭州分紅比例排在33名。實際上,在撥備覆蓋率遠高于同業水平的情況下,杭州銀行的分紅比例在行業中靠后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受制于資本充足水平較低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銀行近來違規行為頻發。8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披露了一則罰單。杭州銀行因違規向借款人收取委托貸款手續費、在投資同業理財產品時風險資產權重計量不審慎,以及向監管部門報送錯誤數據,部分EAST數據存在質量問題,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罰款110萬元人民幣。同時,包括張璇、傅百三在內的四名責任人因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受到警告處分。此外,浙江監管局開出的2024年“1號罰單”的當事人同樣是杭州銀行。今年1月9日,杭州銀行因債券承銷業務與債券交易/投資業務間“防火墻”建設不到位、余額包銷業務未嚴格執行統一授信要求、包銷余券處置超期限等“五宗罪”被金管局浙江分局罰款21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該行今年合計被罰款達到420萬元。
(記者 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 周子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