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萊州農村商業銀行(下稱“萊州農商行”)發布關于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取款業務的公告。
(圖片來源:萊州農商行微信公眾號)
具體來看調整計劃,公告顯示,萊州農商行將自12月1日起陸續取消自助設備“預約取款”、“掃碼取款”、“無卡存款”功能項,用戶可使用自助設備辦理有卡取款、刷臉取款或前往農商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存取款業務,也可使用該行手機銀行或微信、支付寶加掛該行銀行卡辦理業務。
據了解,銀行無卡取款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無卡預約取款,即先通過手機銀行進行取款預約,再到銀行ATM,憑預約時自己設置的預約碼等信息提取現金;另一種是ATM掃碼存取款,即通過登錄手機銀行App掃描存取款機上的二維碼提取現金。這也意味著,此后上述倆種方式均不能再使用,對此,萊州農商行表示是為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除了萊州農商行,同日,山東棲霞農商行也發布公告稱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取款業務,即自12月1日起,陸續取消自助設備“預約取款”、“掃碼取款”、“無卡存款”功能項目。
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僅11月份內宣布限制無卡存取款業務的銀行將近20家,除上述兩家農商行,武城農商行、禹城農商銀行、龍口農商銀行、陽谷農商銀行、蘭山農商銀行、海陽農商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呈“爆發式”開始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款取款業務,調整內容與萊州農商行大致相同。
若沿時間線來看,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款取款業務的浪潮則是起源于上市大行,但各銀行之間的調整內容和調整對象略有差異,例如部分銀行仍保留掃碼存款、刷臉取款等服務。
以工商銀行為例,其發布公告稱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現功能已于4月17日起暫停服務,客戶可通過ATM機手機銀行掃碼取現功能提取現金,或在ATM機上插卡提現。
而農業銀行的公告表示已暫停了其手機銀行的無卡取款服務,但客戶仍可通過讀卡取款、掌銀掃碼取款、刷臉取款等方式辦理網點現金提取的相關業務。不久后,交通銀行則表示停止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款功能中的預約取款服務,客戶仍可通過交通銀行(601328)智能機具辦理有卡取款、掃碼取款或前往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取款業務。
隨后,多家股份行和城商行也陸續跟進。
6月4日,民生銀行(600016)發布公告稱,將停止個人手機銀行“ATM無卡取現”功能,現金機具(包括現金智能柜、現金存取款機、CRS、ATM、QTM)也將不再支持本功能。之后客戶仍可通過該行現金機具辦理有卡取現、掃碼取現或前往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取現業務。
同月,北京銀行(601169)發布公告稱,將停止辦理個人手機銀行中無卡取款業務的預約取款功能。如需辦理小額取款業務,可通過自助設備辦理有卡取款或者掃碼取款(僅限北京地區自助設備),或者持卡前往任一營業網點通過柜臺辦理取款。此外,興業銀行(601166)自7月10日起停止手機銀行中的ATM掃碼取款服務,不過客戶仍可選擇有卡取款、刷臉取款或前往營業網點辦理取款業務。
不過,中信銀行(601998)宣布關閉現金自助設備無卡取款功能后,建議持卡前往銀行現金自助設備或營業網點辦理取款業務服務。
除此之外,上海農商行則是對針對企業用戶進行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其具體調整計劃為,10月21日,上海農商行發布公告稱,自2024年11月21日起,上海農商行將陸續停止企業客戶在自助設備的無卡存款、無卡取款業務,以及陸續停止單位結算卡的二維碼收付款業務。
對于銀行陸續開展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行動,藍鯨新聞觀察發現上述銀行公告中表示是基于“加強風險管理“或是“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對此,銀行業內人士對藍鯨新聞表示,不少銀行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的目的之一是保障客戶資金安全性,因為經過無卡存取款業務的相關資金來源和用途隱蔽性較強,增加了可能引起的欺詐風險。而另一層考慮便是成本問題,由于電子支付和移動支付對銀行部分業務造成沖擊,當前大部分用戶減少了現金的使用頻率,導致無卡存取款功能實際使用頻率和規模有限,因此降本增效也是部分商業銀行調整該業務的原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