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秦龍】金融租賃公司(簡稱金租公司)增資不斷,中信銀行又出手。
2月20日晚,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對全資子公司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租)增資人民幣30億元,并同意中信金租將人民幣30億元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
增資完成后,中信金租注冊資本將由人民幣40億元增加至100億元,將成為第10家注冊資本達到百億元的金租公司。
金租行業增資動作頻繁
對于本次增資動作,中信銀行表示,中信金租是其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戰略布局,增資將助力中信金租業務規模增長及業務轉型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為銀行集團的持續發展創造價值。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金租成立于2015年,作為中信銀行獨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近年來,中信金租按照“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致力于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及民生事業等主要領域的融資租賃業務。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信金租總資產700.44億元,凈資產88.80億元;2024年1—9月實現營業凈收入13億元,凈利潤7.49億元。
長期以來,金租公司并不被大眾熟知。所謂金租公司,即經過原中國銀保監會批準,以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為主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自20世紀80年代初誕生至今,我國融資租賃行業已歷經40余年。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國共有金租公司70家。按股東背景分,七成歸屬于銀行系,是金租行業的主力軍。
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早在去年,金租行業增資動作就極為頻繁,且多為銀行系金租公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招銀金租、蘇銀金租等多家“銀行系”金租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其中,招銀金租、蘇銀金租注冊資本增加幅度達到50%,青銀金租、永贏金租注冊資本增加幅度在20%左右。
增資以適應監管新規要求
金租行業增資潮仍在持續。多家銀行系金租公司增加注冊資本,或與2024年11月正式施行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密切相關。
記者注意到,《辦法》在多方面提出新監管要求,其中為增強風險抵御能力,明確金融租賃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并將主要發起人持股比例要求由30%提高至不低于51%。
對照《辦法》中主要出資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1%的要求,目前,行業內多家金租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未達標。同時,《辦法》規定,頒布前設立的公司不符合規定的,原則上應在規定期限內規范整改。
記者發現,目前已有金租公司參照調整。例如,青島銀行認繳青銀金租新增資本,持股比例升至60%;浦發銀行認繳浦銀金租新增資本,持股比例達69.56%。
除注冊資本要求外,《辦法》還新增杠桿率、財務杠桿倍數等監管指標,杠桿率不得低于6%,財務杠桿倍數不得超過10倍。
一位金融租賃行業人士向大河財立方記者分析,提高注冊資本能增強金融租賃公司抵御風險能力和競爭力,滿足監管關于資本充足率和杠桿率的要求。同時,由于金租公司業務集中在大資產類行業,為提升資本實力,金租公司多采取增資方式,以進一步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萬億規模行業變革轉型進行時
金融租賃行業屬于高杠桿、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對金租公司來說,提高注冊資本金,能夠助力其業務規模增長及業務轉型升級。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金融租賃行業正逐步邁入新發展周期。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中國金融租賃行業發展報告(2024)》。截至2023年末,金租公司總資產規模達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9%;租賃資產余額3.97萬億元,同比增長9.27%。
規模增長的同時,過去的2024年,“變革”與“轉型”也成為行業的關鍵詞。在多家金租公司近日召開的2025年工作會議上,進一步體現這種趨勢。
記者梳理發現,多家大型金租公司在其2025年工作會上表示,2025年將鞏固現有業務優勢,并加快培育新的增長極,邁向服務實體經濟新征程。例如交銀金租經營管理工作會議透露,2025年將鞏固航運租賃業務領先優勢,聚焦綠色航運發展新機遇;工銀金租經營工作會議則表示,將聚焦服務“五篇大文章”、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著重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行業的研究布局。
同時,一些中小金租公司堅持專注主業、立足本地,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資產規模超過700億元的湖北金租透露,去年公司實現業務投放376億元,其中轉型業務投放近百億元。投放湖北區域占比超四成,科技、綠色及普惠租賃累計投放同比翻番;山西金租2025年度工作會議稱,要繼續加快項目儲備,持續做大鋪底資產規模,做好新興類金融租賃業務。
責編:劉安琪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