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青島已發展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核心區域龍頭城市、“一帶一路”戰略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我國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對于我國發展而言有著重要戰略意義。
在此背景下,作為扎根青島的地方法人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始終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以金融創新與數字化轉型為雙翼,在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助力國家戰略落地中展現了不可替代的使命擔當。其貢獻不僅體現在信貸規模的持續擴張,更在于通過精準滴灌重點領域、創新服務模式,為城市能級提升和產業迭代注入強勁動能,致力于成為地方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
2024年,青島農商銀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定以“支農支小”為主的市場定位,以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為抓手,在服務實體經濟、深化改革、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資產規模、盈利能力、資產質量持續優化,榮獲多項國內外權威獎項,在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中被青島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等次。
支農支小、服務實體成效顯著,資產負債規模穩步攀升
聚焦主責主業,是青島農商銀行矢志不渝的使命。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達4,950.32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2,665.83億元,吸收存款3,266.73億元。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緊抓科技賦能,加強營銷、客群和渠道建設,強化成本管理等多措并舉,青島農商銀行成功推進了2024年的收入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青島農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10.33億元,同比增長 6.8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56億元,同比增長達 11.24%。可以看出,青島農商行2024年凈利潤增速顯著超越營收增長,展現出其強勁的盈利能力和精細化管理的顯著成效。
總體來看,青島農商銀行2024年的發展實踐,充分印證了其堅守戰略定力與創新驅動并舉的卓越成效。作為深耕地方經濟的金融主力軍,該行通過科技賦能與精細化管理,在復雜經濟環境中實現了資產、存貸款規模的穩步攀升,在營收與盈利能力的雙提升背后,是數字化轉型與成本管控能力的系統性突破,為銀行業探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青島樣本”。這一系列成果,既是其服務實體經濟初心的生動寫照,也為行業樹立了“守本源、強創新、重實效”的標桿典范。
同時,該行積極發揮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的作用,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數據顯示,青島農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1,347.43億元,戶數5.55萬戶,分別較上年末增加142.89億元、0.06萬戶。其中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502.58億元(不含票據貼現及轉貼現),普惠型小微貸款客戶數5.43萬戶,實現“兩增”目標。2024年青島農商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累放貸款年化利率4.00%,進一步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助力小微企業輕裝上陣、穩健前行。
鄉村振興也是青島農商銀行展示責任擔當與創新實踐的雙重成果。據悉,該行研究并制定了鄉村振興建設規劃綱要、整體提升行動方案、三十條舉措等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指引,創新制定“農時日歷”金融服務模式,精準匹配農戶需求,并在全行開展“千村萬戶”“行長訪小微”“三類客群走訪”等活動,加大對農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的金融服務力度。
數據顯示,2024年末青島農商銀行已為農戶提供貸款余額208.50億元,覆蓋5.10萬戶。總體來看,青島農商銀行涉農貸款余額已突破680億元,規模居青島地區金融業第1位。這一系列數據不僅體現了該行在涉農金融領域的持續投入,也凸顯了其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扎實成效。
青島農商銀行2024年的涉農金融實踐,既是其堅守以“支農支小”為主的市場定位的成果,也是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案例。通過模式創新、科技賦能與場景深耕,該行不僅實現了業務規模的突破,更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其經驗為區域性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貢獻了金融力量。
此外,支持科創與綠色經濟也是青島農商銀行2024年發展的“重頭戲”。數據顯示,青島農商銀行對實體經濟的貸款突破2,400億元,科技金融貸款余額突破140億元,對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覆蓋率超40%。
綠色貸款方面,青島農商銀行余額同樣保持連續增長。通過創新設立綠色金融特色支行,推出汽車專項分期產品等方式,該行致力于加速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服務下沉,助力鄉村振興與低碳消費升級。截至2024年12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突破139.26億元,較年初增長28.71%。
零售與公司金融雙輪驅動,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
在2024年的發展中,青島農商銀行展現出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與戰略定力。通過零售與公司金融的“雙輪驅動”,該行不僅夯實了傳統業務根基,更以差異化服務和科技創新開辟增長新賽道。
在零售端,其“客戶本源”理念貫穿始終,從細分客群需求到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彰顯了區域性銀行深耕本土、服務民生的戰略定力;在公司端,聚焦實體經濟與中長期戰略,以外匯業務為突破口,強化對制造業和跨境貿易的支持,體現了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經濟的深度融合。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青島農商銀行將社會責任融入業務創新——從養老金融的場景化實踐到普惠信貸的流程再造,既展現了金融服務的溫度,也驗證了“科技向善”的可行路徑。其數字化轉型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通過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重構服務生態,推動效率與風控能力的系統性提升。這種“守正創新”的發展邏輯,不僅為自身打開了高質量發展空間,更為區域性農商行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在零售金融業務上,青島農商銀行選擇堅持“客戶本源”,立足基礎客群差異化服務,保證零售客戶可持續經營。與年初相比,該行個人客戶數已新增6.5萬戶;個人存款余額全市同業領先,率先跨過2,200億元大關,實現全面突破。
針對老年客戶群體,青島農商銀行打造“七彩康年”特色養老新范式,成立養老特色支行,構建養老特色服務體系。2024年,該行對接養老大食堂520個,主動提供上門發卡、上門激活金融賬戶等貼心服務,全年累計服務老年持卡人超過2萬人,提供上門服務超過1萬人次。
與此同時,該行積極對接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市人社局等相關部門,為全市臨退休人員提供一站式社保卡制卡、普惠性社銀適老化、養老助餐等服務,累計服務島城市民10萬余人次,有效提升社保卡客戶黏性,截至2024年末,全行發放社保卡366.40萬張。
消費貸場景化創新,也是青島農商銀行在零售金融業務中的另一運營亮點。圍繞“客群-產品-渠道-風控”主線,該行創新推出車位貸、加梯貸、安居貸等場景類消費貸款產品,實現消費貸款場景化、批量化獲客;圍繞國家以舊換新等提振消費政策,創新推出以舊換新消費貸、新型消費先鋒貸等線下消費貸款。
而在公司金融方面,青島農商銀行2024年圍繞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和國家省市中長期戰略加大投放力度,同樣實現了提質增效。其中,外匯業務成績亮眼,通過推出“外貿易貸”、“貿信e貸”等創新產品,截至2024年末,累計服務外貿企業客戶數量1.28萬戶,占全市外貿客戶總量近50%。
據悉,該行已連續7年獲得青島市外匯與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制先進成員單位稱號,連續11年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外匯業務合規與審慎經營評估“A類銀行”稱號,連續12年位列全國銀行間外匯市場100強。其相關業務水平,從中可見一斑。
業務的提質增效,離不開技術的全面升級。據了解,青島農商銀行迭代升級“普惠信貸工廠”模式,上線“數智普惠平臺”等營銷工具,縮減50%的客戶簽字數量,實現“送貸上門”,持續提升數字化辦貸水平,持續加強產品創新和流程優化。
為深入落實數字化轉型,青島農商銀行持續強化資金保障力度,2024年數字化轉型資金投入增長25%,重點投向DeepSeek等AI大模型、RPA技術等的研究及應用,成立人工智能攻堅團隊,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中臺建設,初步形成基礎設施、技術平臺、工具與場景應用的全景架構,已賦能廳堂運營、決策分析、經營辦公等多個領域,已在授信審批、風險決策等多個風險場景應用并取得顯著成果。
結語
通過不斷的穩健運營,青島農商銀行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經營受到國內外權威認可:躋身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第309位、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銀行業100強”第62位,品牌價值位列“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第305位;在區域發展與產業培育層面,獲評“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并入選青島市“新一代金花”培育企業。其專業能力亦獲多方認可——連續11年保持外匯業務合規“A類銀行”評級,鄉村振興服務考核獲評“優秀”等次,理財能力獲頒“卓越農村商業銀行”“優秀固收類銀行理財產品”等權威獎項,全面彰顯了其綜合實力與社會貢獻。
以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為主線,青島農商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等領域交出亮眼答卷。未來,該行將堅定以“支農支小”為主的市場定位,以更高標準踐行金融為民使命,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