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協作又有新動作,9月26日,廣東南粵銀行與太平洋保險(601601)旗下三家公司舉行全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這是廣東南粵銀行董事長蔣丹履職以來主導推動的銀保合作的又一大動作。其去年末入職廣東南粵銀行、今年4月正式接棒該行董事長,此前任職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公司董事總經理。
簽約儀式上,廣東南粵銀行與太平洋(601099,股吧)保險旗下的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行資源共享,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推動雙方跨境投融資業務等國家戰略協同,雙方發揮各自品牌、客戶、渠道、科技等優勢,向客戶推介對方的保險、銀行、基金、資管產品等金融產品,針對客戶的理財、融資、風險保障等金融需求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形成客戶共享、優勢互補、利潤共贏的產品銷售模式。深化相互間業務滲透融合,廣東南粵銀全力滿足太平洋保險在存款、代發工資、結算、銀行卡、個人綜合金融等各類銀行業務需求;中國太平洋保險為廣東南粵銀行提供多種保險產品與服務,優先考慮滿足甲方在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員工及客戶人身保險等保險業務需求,達到業務融合共贏目標。
銀保合作,從保險業發展角度看,銀保聯動能夠節約保險公司經營成本,直接利用銀行現有資源,通過銀行網絡擴大信息來源;從銀行業發展層面考慮,也迫切希望向客戶提供綜合金融產品服務,尤其是在年金和養老基金這兩個低風險高回報的領域,以留住原有客戶并擴大新客戶群。
目前銀保投融資合作模式相對單一,以傳統的保險資金投資加銀行托管為主,金融產品綜合應用能力有限。主要原因有五個:一是我國保險公司和銀行在營銷理念、策略和手段上,都不同程度地滯后于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市場需求和供給脫節,限制了銀行保險業務的擴大;二是在營銷方式上,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等策略還處于彼此獨立的初級應用階段,業務融合度不高,沒有發揮整體優勢; 三是在實踐中,銀保合作主要圍繞某一具體業務之間的聯系而進行互為代理合作,沒有發展形成實質性的“戰略聯盟”; 四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費觀念與習慣難以認同; 五是中國金融監管的體制瓶頸阻礙了銀保合作的進一步發展。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既有技術上的障礙,也有雙方認識上的不足。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綜合化經營的優點在于能使金融體系更有效率,發揮金融各個領域協同作用,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滿足企業和個人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但是,也需要關注綜合經營可能帶來的風險交叉和傳染問題。
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表示,銀保之間的合作,要堅持五大方面。其中,要堅持互惠互利,才能夠可持續發展。此外,分工也要明確,銀行與保險應該各有各的側重,不能簡單籠統地劃分,保險應該是更側重于確定還款能力方面的不確定性,不應該對銀行越俎代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