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經營狀況關系千家萬戶。疫情發生后,國家先后出臺金融扶持政策,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在此過程中,江蘇銀行秉持"讓融資不再難"的理念,日前在微信小程序上線智慧金融服務平臺"隨e融",以一款"極簡"的貸款服務滿足不同小微客戶的需求,通過優質的數據、模型、算力提升審批通過率和精準度,讓小微企業迅速獲得"簡單而有效"的金融支持。
"無需注冊、無需下載APP,小微企業主可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江蘇銀行隨e融"進入平臺,獲取金融服務。"江蘇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觸達簡單"僅是江蘇銀行隨e融"簡單"特色的一個部分,為進一步優化小微企業用戶體驗,江蘇銀行隨e融還將各類線上金融服務進行集成,以后臺模型多元化代替產品多元化,形成統一服務入口,省去客戶選擇產品的步驟,用"簡單服務"直達小微企業需求。
江蘇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進行了演示,進入平臺后,客戶點擊"獲取額度"即可直接進入貸款頁面。系統首先通過后臺人臉識別,快速識別客戶身份等基本信息,隨后漸進式根據客戶授權進一步了解客戶,形成客戶的"需求標簽"。確認申請后,經過1-2分鐘的智能審核,"隨e融"就可以給出額度和利率,客戶根據需求是否滿足再決定是否辦理"提款"。
除用戶體驗外,如何切實增強小微企業獲得感,讓金融服務更"有效",也是江蘇銀行一直思考的問題。經過多年深耕小微的經驗積累,江蘇銀行探索出的一條"運用大數據技術服務好小微企業"的道路。
提升小微服務"有效性",數據是關鍵。面對小微企業傳統授信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情況,隨e融運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內外部數據資源,深挖"冷數據"價值,在審批過程中精準完善客戶畫像,為授信提供依據。隨e融還通過密度更高、服務客群更廣、精準性更強、靈活性更強的算法模型網絡為客戶匹配最合適的產品,讓審批結果最大化貼近客戶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客戶通過"江蘇銀行隨e融"申請貸款并不是"一錘子買賣"。在平臺上,小微客戶還可以為自己"提額"。據介紹,客戶最開始獲取的額度和利率是基于目前客戶提供的數據給出的最優融資方案,隨著客戶提供的信息更全面,額度和利率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且不會較原來的額度下降。借助"雙向溝通"的模式,江蘇銀行隨e融讓小微企業更易獲得適合自身的授信結果,也讓小微金融服務更加精準有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