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中國第一家開業的民營銀行在凈利潤規模方面一枝獨秀。
微眾銀行2021年年報顯示,凈利潤為68.84億元,同比增長38.87%。記者梳理19家民營銀行年報發現,微眾銀行一家銀行的凈利潤超過整個民營銀行行業的一半,其它18家民營銀行凈利潤合計為67.48億元。
2021年,19家民營銀行凈利潤合計為136.32億元,平均值為7.17億元。除微眾銀行外,僅有網商銀行、新網銀行的凈利潤規模超過平均值,這三家銀行均為互聯網銀行。
2021年,除億聯銀行、華通銀行外,17家銀行實現了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其中,錫商銀行、新安銀行、裕民銀行和振興銀行同比增長超過100%,錫商銀行、裕民銀行和振興銀行實現扭虧為盈。客商銀行、裕民銀行、億聯銀行、振興銀行、金城銀行及華通銀行凈利潤規模均在1億元以下,其中,華通銀行凈利潤規模墊底。
銀行名稱 | 凈利潤/億元/2021 | 凈利潤/億元/2020 | 同比增幅/% |
微眾銀行 | 68.84 | 49.57 | 38.87 |
網商銀行 | 20.9 | 12.86 | 62.52 |
新網銀行 | 9.18 | 7.06 | 29.97 |
藍海銀行 | 6.15 | 3.37 | 82.49 |
蘇寧銀行 | 6.03 | 4.27 | 41.10 |
三湘銀行 | 4.49 | 3.67 | 22.53 |
中關村銀行 | 3.57 | 2.03 | 75.86 |
眾邦銀行 | 3.28 | 2.55 | 28.86 |
富民銀行 | 3.27 | 2.16 | 51.10 |
民商銀行 | 3.03 | 1.74 | 74.11 |
華瑞銀行 | 2.23 | 2.03 | 9.97 |
錫商銀行 | 1.38 | -0.71 | 293.80 |
新安銀行 | 1.21 | 0.45 | 171.73 |
客商銀行 | 0.6653 | 0.60 | 10.17 |
裕民銀行 | 0.6182 | -0.82 | 175.78 |
億聯銀行 | 0.52 | 2.20 | -77.00 |
振興銀行 | 0.4605 | -1.65 | 127.95 |
金城銀行 | 0.44 | 0.43 | 0.25 |
華通銀行 | 0.0517 | 0.10 | -50.44 |
數據來源:民營銀行2021年年報
年報顯示,2021年,億聯銀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4.35億元和5171.7萬元。這是億聯銀行自2017年開業以來兩大經營指標首次雙雙下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其中,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13%,凈利潤同比大降77%,降幅居民營銀行首位。億聯銀行2021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75%,在民營銀行中處于較高水平,撥備覆蓋率152.41%,逼近150%的監管紅線。
在19家民營銀行中,微眾銀行無論在資產規模還是凈利潤規模上都居于首位。2021 年,微眾實現營業收入269.89 億元,同比增長35.76%,其中利息凈收入占比66.63%,非利息凈收入占比33.37%。
截至2021年末,微眾銀行資產總額達4387億元,其中各項貸款余額2632億元,較年初增長32%;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超過40%。與此同時,微眾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已近 3.21 億,比上年末增加約4900萬人;凈資產收益率為 28.24%。
年報顯示,截至 2021 年末,微眾銀行企業銀行累計為超 88萬家小微企業提供授信服務,歷年累計發放貸款超1萬億元。
資深數字金融專家劉澄清表示,民營銀行可能是面向數字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尤其是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有生力量。以微眾銀行為先驅,與網商銀行和蘇寧銀行為“三駕馬車”的中國數字銀行,正在推動中國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包括興業數字金融等具有服務民營企業基因的大型銀行加入,將重塑金融業服務民營經濟。實際上,民營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門單戶對”的金融體系。
蘇寧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5.40億元,占貸款的比例達到34.66%,較年初提升17.42個百分點。蘇寧銀行成立5年來累計服務用戶數5076萬戶,服務小微企業用戶118萬戶,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640.21億元。
截至2021年末,網商銀行數字信貸業務累計服務的小微經營者達到4553萬,服務群體包含電商、碼商、供應鏈商家、經營性農戶等。網商銀行更加關注普惠金融的“空白市場”和“薄弱地帶”,在近一年的新增用戶中,超過80%的用戶此前從未獲得過銀行的經營性貸款。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