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2022年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順利召開。本屆論壇作為服貿會的重要學術活動,以“開放融合、綠色發展”為主題,圍繞金融業穩健發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氣候投融資、數字化轉型、資產管理等主題進行交流研討。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東海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
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東海
劉東海指出要強化完善投研和資產配置能力,推動理財產品高效滿足國民財富的跨期配置需求國民財富跨期配置需求的有效滿足,國民財富跨期配置需要各資產管理機構強大的投研和管理能力配合和支撐。對于,未來理財產品如何投資和管理,在劉東海看來需要從三方面發力和布局:
一是構建與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要求相適應的投研能力,深入挖掘和把握潛在的投資機會和價值。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新發展格局構建,要準確理解產業、區域、投融資政策的改革與發展,有效把握長期政策導向和短期政策變化,響應時代要求,抓住政策效能釋放的機遇期,前瞻謀劃資產布局,積極挖掘長坡厚雪新賽道,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低碳、經濟新模式和新業態的投資探索,并以宏觀政策為依托,融合長期靜態配置和短期動態配置,穩健實施大類資產的配置與輪動。
二是結合客戶需求、宏觀環境和周期變化,不斷優化理財資產的配置結構。 居民財富管理和跨期配置需求為理財管理引入了長期的、穩定的理財資金,也為多元化、長期化資產的配置提供了基礎。疫情以來,固收類資產表現較好,但面對宏觀和周期環境的復雜變化,多元化、長期化資產配置需求不斷增加。
未來理財資金要逐步改善以固收類資產、短期限資產配置的格局,不斷優化配置結構,積極參與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加大權益類資產、長期限資產的配置力度,通過資產在跨期、跨行業、跨區域的均衡配置,抓住各類投資機會,實現資金的高效增值。
三是強化風險管控能力,以穩健、優異的業績表現為客戶創造價值。在理財客戶預期尚未完全適應凈值化轉型的情況下,理財產品對各類風險的承受力較轉型前更加敏感。當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有外部的通脹和加息,有國內的經濟下行風險和保增長政策的持續加碼,使得理財產品信用和市場等風險管理的壓力凸顯。
未來要進一步堅持多元均衡的配置思路,豐富風險防控手段,增強理財產品抵御風險的能力。要通過行業、主體的分散化投資,避免過度集中,有效抵御信用風險;要通過多資產、多策略的配置,多類金融工具的綜合運用,對沖、分散市場風險,降低單一資產、策略的波動,以配置創造價值;要通過大類資產配置,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在風險和收益平衡的基礎上,提高風險收益性價比,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同時,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