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及相關配套文件的相繼落地,我國養老金融大發展已在路上。近期,個人養老金制度多項配套文件正式落地,也標志著政策進入實施階段。
11月23日,2022金融街(000402)論壇年會在京舉辦,在由國民養老保險公司主辦的“全球視野下的國民多元化養老金融體系展望”平行論壇上,多位行業專家、金融機構高管就養老金融改革與發展問題發聲。
業內人士認為,2022年可以稱為中國養老第三支柱發展元年。隨著政策落地,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障能否行穩致遠、順利抵達勝利的彼岸,還需要政府、監管以及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
個人養老金即將啟動實施
作為我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里程碑”,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出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備受市場關注。
“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對接測試進展順利,基本具備上線運行能力。首批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已經確定,個人養老金產品陸續推出。個人養老金各項準備工作已經準備完成,即將啟動實施。”人社部副部長李忠在論壇上透露。
他同時強調,個人養老金的實施要堅持循序漸進。“個人養老金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實施中還會有一些我們始料不及的情況和問題,需要我們在部分城市或地區先行試點,積累經驗,再逐步推開。”
根據相關規定,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符合金融監管機構要求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包括個人養老儲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等。個人養老金產品應當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
11月18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關于印發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明確了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其中包括23家商業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
11月23日,中國銀行(601988)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個人養老金銀行保險行業信息平臺公示了首批入選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共有中國人壽(601628)、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太平養老、泰康人壽及國民養老保險6家公司產品在列,產品種類均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
成為多數人的制度
作為我國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構成,業內對個人養老金的落地普遍持積極態度。
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海生表示,應當擴大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努力使其成為多數人的制度。葉海生認為,政府要大力倡導并激勵個人繳費商業養老保險,鼓勵提前積累、提前規劃。同時探索第二、第三支柱的聯動,將第二支柱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以及優惠政策、個人和企業繳費稅收政策延伸到第三支柱。
“參與養老金管理的機構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攜手共進,創新產品供給,為不同人群提供更多看得明白、操作便捷、收益穩健的養老金融產品。”葉海生說道。
不過,與養老第三支柱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養老體系發展時間尚短,投資者也需要一個逐步轉變心態的過程。
來自美國的普徠仕集團首席投資官Sebastien Page表示,在亞洲地區,投資者的關注點相對較為短期。對投資者來說,在評估財務業績時,應當心態轉向長期投資,要著眼于長期目標。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經驗證明,這類退休解決方案有利于長期投資者,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渡過退休時光。
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擬任監事會主席聶明雋建議,在個人養老金推進發展的思路上,應當加強頂層研究,總體規劃。“我個人認為應該突出以下三點,一是秉持普惠式發展的理念,使多層次養老保險惠及大多數勞動者。二是堅持系統觀念,我認為三個支柱不宜獨立發展,而應相互支持,聯動推進,整體發展。三是堅持守正創新,特別是在制度建設、體制機制等方面研究出臺支持二三支柱發展的重大舉措。”聶明雋表示。
如何抵達彼岸?
事實上,個人養老金的實施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因涉及政府多個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需要不斷加強工作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李忠在發言中表示,個人養老金要堅持市場運作,實施中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鼓勵更多社會責任感強,具備資質的金融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設計提供更多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個人養老金產品,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個人養老金的實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提高投資收益率是第三支柱能夠發展起來的關鍵。個人養老金是長跑,機構設計的產品是否能夠符合投資者對久期和資產收益的要求,是需要行業思考的問題。
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濤表示,盡管前路充滿挑戰,但他還是對養老金融的發展充滿期待。黃濤認為,監管大力推動,也會給從業者帶來發展的機遇,這不僅僅將帶來養老金融資金量級上的變化,還會帶來投資理念、資本市場以及金融工具的創新和運用。
黃濤認為,養老金融產品的經營機構需要進一步控制成本和費用,做好普惠性產品,進一步讓利于民。具體來看,一是壓縮公司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用數字化方式解決運營問題;二是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銷售成本,革新商業模式,共同做大市場,進一步將銷售費用降下去,讓利于民;三是有效控制投資成本,同時降低回撤,提高投資收益。
貝萊德建信理財總經理(擬任)范華表示,個人養老金業務是一項戰略性業務,早期重在布局。借助外方股東貝萊德在海外養老市場的成熟經驗和投研模型,結合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的本土實踐,貝萊德建信理財于今年5月推出了國內首款十年期的養老理財產品,并努力總結試點經驗,探索如何挖掘不同客群的差異化需求、打造符合第三支柱養老運作邏輯的產品。
在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投資方面,黃濤表示,應當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審慎投資的投資理念。面對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和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金融機構需要保持投資定力,充分研判風險,對市場進行全面分析,做到心有定數。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