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6日電 (魏薇)6日,國務院參事、中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在“第七屆新金融論壇”上表示,中國發展第三支柱養老潛力空間巨大,但是也要看到,目前還處在起步試點試行階段,在其發展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和障礙,還需要不斷改革、探索、完善和突破。
在王兆星看來,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的養老保障問題,除了進一步增強和完善國家為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障之外,也應該加快企業年金的發展,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快發展中國居民的個人養老金賬戶,使第三支柱不再成為中國社會養老保障的嚴重短板。
王兆星建議,一是要加大宣傳解讀教育的力度,使個人養老金政策和相關知識能夠進課堂、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從而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早了解、早接受、早投入、早收獲。
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法規體系,夯實制度基礎。要盡快打通三大支柱之間個人養老金賬戶,包括繳費、稅收優惠、賬戶銜接以及資金流轉等,要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運營、管理、監督進行規范,并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權益實施依法保護,嚴厲打擊各種欺詐、違法、侵犯個人養老金權益的行為。
三是要建立更加科學完備的政策支持體系,特別是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體系。國內外實踐都證明,稅收優惠政策是推動個人養老賬戶、個人養老基金發展的最重要的動力,包括對低收入群體的直接補貼稅收優惠、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的納稅抵扣、對于開辦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個人養老理財、個人養老基金、個人養老儲蓄業務的金融機構給予稅收的政策支持。
四是增加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的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不同養老金金融產品的需求,包括對收益結構、風險結構、期限結構、流動性結構、繳費結構及養老金領取方式結構的需求。
五是加強對個人養老金賬戶資金的運營管理。要通過審慎專業長期的投資運營,使個人養老金賬戶實現穩定較好的收益,健康的資本市場與穩健的個人養老金運營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穩健的個人養老基金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的投資資金來源,而健康的資本市場能夠為個人養老基金提供穩定的投資回報,使個人養老基金賬戶更具吸引力、更有獲得感。
六是鼓勵發展專業養老的咨詢與顧問服務,為養老金賬戶管理、資產配置、稅收處理、領取方式等提供專業建議與指導,這有利于促進個人養老金的健康發展,加快補齊養老保障體系的短板。(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