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用卡的“清卡”行動正全面加速。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中國銀行(601988)、平安銀行(000001)、恒豐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發布清理長期睡眠卡的相關公告。而自去年至今,已有30余家銀行發布了相關公告。
銀行集體清理睡眠卡的舉動,源自于去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的《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即“信用卡新規”)的相關規定。自該新規落地之后,各家銀行均已有所動作。
信用卡專家董崢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睡眠信用卡會給銀行帶來運營成本及風險的上升,清理睡眠卡勢在必行,這也為未來發展騰挪空間。當前,信用卡市場已經呈現出相對飽和的狀態,此前“重拉新、輕留存”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未來,銀行需要改變經營思路,服務好存量活躍客戶意外,銀行還需要對客戶深度剖析,并推出更加符合消費者行為習慣的產品。
加速清理多家銀行加入清卡大軍
自本月底起,多家銀行即將加入清理睡眠卡的大軍中。所謂“睡眠信用卡”,即是持卡人連續18個月及以上無主動交易、且無任何未償款項和存款的長期睡眠信用卡。
根據中國銀行2023年2月2日發布的公告稱,自2023年3月20日起,該行將對符合上述條件的信用卡賬戶或卡片納入賬戶安全管理范圍,分階段進行信用卡降額、停用或銷卡等相關處理。
恒豐銀行亦將從3月31日起對睡眠卡進行清理。根據該銀行此前發布的公告顯示,該行將陸續對發卡滿18個月以上仍未激活或已激活卻連續滿18個月及以上未發生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停止用卡服務并辦理銷卡手續。
平安銀行則發布公告稱,將從2023年4月1日起,通過AI電話或短信等方式向滿足條件的部分長期睡眠客戶進行通知,客戶未在規定期限內根據通知要求對卡片進行操作的,我行將對其采取銷卡或銷戶措施。
根據“信用卡新規”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以發卡量、客戶數量等作為單一或主要考核指標,“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過該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新增發卡。
為了給未來發展信用卡騰挪空間,自信用卡新規正式落地之后,銀行已開始行動。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就已經研究了相關減少睡眠信用卡的舉措,并開始實施。自去年7月起,建設銀行、招商銀行(600036)、廣發銀行、民生銀行(600016)等多家銀行均已發布公告,清理睡眠卡,并限制單一持卡人持超量信用卡。
另有股份制銀行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全年該行主動控制了信用卡發卡數量,其存量信用卡數量銳減200萬張。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意味著該行正在主動批量清退睡眠卡。
多重風險“跑馬圈地”時代遺留下的隱憂
金融監管層對睡眠信用卡“痛下殺手”,主要是源于其蘊藏諸多風險。
董崢指出,對于長期睡眠卡來說,發卡銀行難以進行必要的風控監測,一旦出現突發風險交易時監控難度比較大,因此睡眠卡也是潛在風險聚集地。同時,睡眠卡將占用銀行系統資源,卡量的增長需要擴大后臺包括系統、客服等相關配置,但是大量產品處于睡眠狀態則不能帶來實際效益。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22)》統計數據,2021年末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增長到11.6億張。累計活卡量僅為6.4億張,同比下降了13.7%,活卡率為55%,同比下降了10.8個百分點。
董崢認為,盡管當前睡眠信用卡的總量無法精準計算,但活卡率或不只有55%。他指出,累計發卡量還包括了已發但注銷的卡片。估算活卡率,則應使用央行發布的流通卡量計算。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信用卡發卡量達到8.07億張。若以此估算,信用卡活卡率約為79.3%,這意味著信用卡睡眠卡率約在20%左右,與信用卡新規的要求大體一致。
“銀行之間的差異同樣存在,平均20%睡眠卡率意味著部分銀行的睡眠卡占比較高。”據董崢介紹,一些中小銀行的睡眠卡率或達到50%以上。
另有接近監管人士指出,各家銀行睡眠信用卡占比差異較大,其中信用卡業務占比較大的銀行睡眠信用卡占比普遍在20%-30%,部分銀行達到30%以上。
銀行如此大量的睡眠信用卡,在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看來,主要源自于部分銀行經營理念不科學,盲目追求規模效應和市場份額,濫發卡、重復發卡情況突出,導致了無序競爭、資源浪費等問題。
他指出,過去一段時間銀行將信用卡當作零售轉型的重點業務,因此信用卡發卡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是導致睡眠卡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銀行發卡未來應提高門檻。
存量時代來臨銀行需敏銳抓住用戶需求
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中國的銀行信用卡行業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董崢估算,當前中國擁有至少1張信用卡的持卡者規模約有5億人,按照8.07億張流通卡量計算,人均持卡量已達到1.6張。同時,根據信用卡新規的要求,銀行在授信審批和調整授信額度時,應當扣減客戶累計已獲其他機構信用卡授信額度。這意味著在目前適合持卡的群體中,信用卡已達到了相對飽和的狀態。
“在相對飽和的市場中,盲目拉新已經無法帶來交易量的持續增長。這意味著此前重拉新、輕運營的經營思路走進了發展困境。”董崢直言,要想減少睡眠卡的規模,最重要的是發卡銀行要徹底改變現在“以我為主”的產品理念變為“以用戶為主”。
董崢建議,信用卡產品的規劃,還要考慮消費者在生活中的消費鏈條延伸的消費領域。他舉例道,像婚慶題材是不錯的產品角度,就在于婚慶所串接的消費鏈條長,消費特點剛性強、金額高,不僅可以涉及到婚紗攝影、婚宴、美容,以及裝修、家電、旅游等一系列的較高消費領域。同時,婚慶題材針對年輕一組作為新家庭初建時的入門產品,還可以延伸開發母嬰題材、子女教育題材等以“家庭”為背景的系列產品。
此外,亦有銀行信用卡中心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銀行信用卡的競爭程度進一步增加。若銀行由于睡眠卡過多無法發新,則可能造成一些優質客戶被他行搶發額度后,因開卡額度極低而失去吸引力。對于銀行而言,精細化運營將更為重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