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聯合百余家銀行主辦的“數字化轉型前瞻 第十九屆(2023)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年度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設置“前瞻·數字新趨勢”與“前瞻·轉型新路徑”兩大板塊,與會嘉賓圍繞相關熱點話題進行分享。《2023中國數字金融調查報告》發布、“2023數字金融金榜獎”頒獎,以及“2023信創‘大比武’金融場景適配驗證賽道”專項獎表彰等重磅環節也在本次活動中精彩呈現。
中國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 趙磊
中國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趙磊出席活動并做經驗分享。趙磊表示,銀行業數字金融從功能轉型成為平臺需要機制和動力,而機制和動力則源于人民性。只有源于人民性,才能夠帶來真正的動力。日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強國目標,為金融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激發了動力。工商銀行以人民滿意的“最好手機銀行”為愿景,手機銀行用戶規模已達到5億,月活突破2億。工行致力于解決人民“急盼愁難”的問題,目前已實現了全流程線上化的信貸能力,通過產品的“小切口”撬動體驗的“大提升”。
趙磊指出,目前手機銀行業整體發生變革,從“老三樣”變成“新三樣”,“老三樣”是指重建設、強維護、嚴風控。“新三樣”則是指智慧運營、智能風控和情感體驗,“人民性”為銀行業打開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智慧運營給客戶提供有溫度的交互,智能風控在安全性方面為用戶提供更有彈性的體驗,情感體驗方面,趙磊以工商銀行手機銀行“幸福生活版”為例,工行積極布局適老化改造,為老年客戶提供更加便捷性、人性化的服務,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適老化程度。
趙磊認為,手機銀行的建設離不開三點:“人民性”的公共價值建設、懷“木石之心”的堅持和“利他”的融合創新。
“人民性”的公共價值建設方面,趙磊認為,突出“人民性”,手機銀行需要泛化成為公共產品。從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方面出發,好的金融,義利兼顧,不因追求效率而舍棄公平,不因追求利潤而舍棄責任。普惠、便民、專業、綠色、人民性正是手機銀行鮮明的底色和屬性。
懷“木石之心”,“被客戶需要”要成為手機銀行最好的用武之地。趙磊表示,需求源于人民,創新源于人民,精品源于人民,通過一石一木的經年積累,一釘一卯的獨具匠心,更好地回應人民的多層次需求和各方面訴求。
懷“利他”之心,成就別人、發展自己。趙磊提出,網絡金融部門需要搭好大平臺,讓零售部門、業務合作伙伴唱好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凝聚共識,促進數字化轉型的大合力,激發數字化經營的大效能。
趙磊介紹了工商銀行手機銀行的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和模式創新。工行手機銀行要更好地支持科技藍和生態綠。面向科創企業提供專屬的金融產品,專新特精,錨定碳普惠的發展方向,推動金融業務的全方面低碳化發展,記好綠色賬,豐富個人的碳排放兌換場景。
最后,趙磊強調,手機銀行是數字化轉型的成果,也是新生產力的代表,要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以更高質量的數字化金融服務,為建設金融強國貢獻力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