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機構宣布擴容近一年,地方中小銀行陸續參與其中。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已有27家城商行及105家農村中小銀行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相較于5月中旬,數量增加近1倍。與此同時,部分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的城商行、農商行陸續啟動轉讓工作,為不良貸款掛牌“尋嫁”。在分析人士看來,地方銀行不良貸款轉讓存在不良資產處置渠道和方式偏少等難點,但隨著國內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創新,預計地方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市場的深度、廣度將不斷增強。
參與轉讓試點機構擴容
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參與機構再度擴容。根據銀登網公布的最新已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機構統計表,已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的城商行包括北京銀行(601169)、杭州銀行(600926)、鄭州銀行(002936)、張家口銀行、廊坊銀行、衡水銀行、龍江銀行、廣東南粵銀行等27家銀行,另有上述城商行的33家分支機構也進行了賬戶開立。
農村中小銀行參與不良貸款轉讓試點的數量則更多,紫金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北京農商行、東莞農商行、肇慶農商行、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孟津民豐村鎮銀行、宕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華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105家銀行相繼開立了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
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的開立是銀行進行不良貸款轉讓的前提,地方中小銀行開立相關賬戶進行不良貸款轉讓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2022年12月30日,在原試點機構范圍基礎上,原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注冊地位于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廣東、甘肅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也納入試點機構范圍。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通知》發布一個月后,僅有南京銀行(601009)、上海銀行(601229)、江蘇銀行(600919)、錦州銀行、甘肅銀行、大連銀行6家城商行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農村中小銀行機構則“按兵不動”。如今距離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機構宣布擴容近一年,地方銀行參與不良貸款轉讓的步伐加快,共計132家城農商行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相較于5月中旬的69家,數量增加近1倍。
談及多家地方銀行陸續加入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機構的原因,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近年來,部分地方中小銀行不良貸款增速較快,在當下經濟發展信心持續恢復、增速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中小銀行又有新增信貸的強勁需求,而自身處置能力較弱,加入不良貸款試點機構既是響應國家政策,推動機構改革的重要步驟,也是出于當下現實情況,改善自身資產質量、降低不良率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不良資產處置提速,增強發展動力。
地方銀行陸續掛牌轉讓
據了解,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自2021年正式開啟,這使得銀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得以“破冰”。不過彼時試點機構較為有限,首批參與試點的銀行僅是6家國有大型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隨著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開啟,地方銀行陸續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部分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的城商行、農商行已啟動轉讓工作,為不良貸款掛牌“尋嫁”。
從已開立賬戶的地方銀行不良貸款轉讓情況來看,業務多集中于轉讓單戶對公不良貸款或批量轉讓個人消費及經營類不良貸款。僅今年12月,就有中原銀行、河北銀行、蒙商銀行、甘肅康縣農商行、甘肅莊浪農商行、平涼農商行、華池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發布不良貸款轉讓公告。
例如,河北銀行相繼轉讓唐山市豐潤區盛澤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唐山恒利燃氣有限公司和唐山市豐潤區弘晟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不良貸款,涉及未償本息總額合計1013.9973萬元;平涼農商行、甘肅莊浪農商行則批量轉讓了個人消費及經營類不良貸款,涉及未償本息總額分別為1.21億元、2752萬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加入不良貸款市場轉讓隊伍,有助于拓寬中小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渠道,降低不良貸款規模并改善銀行資產質量,減輕銀行損失,提升銀行信貸能力,優化信貸資產結構,促進銀行穩健和可持續經營。
處置方式將更加多樣化
不過,由于地方銀行啟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相對較晚,已參與掛牌轉讓的機構相對有限,從轉讓結果來看,不良貸款轉讓成交的仍以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為主,而已加入不良貸款轉讓試點的地方銀行成交案例較少,從轉讓結果來看,受讓方通常是資產管理公司。
12月以來,中原銀行許昌分行轉讓長葛市祥合鋁材有限責任公司的不良貸款成交,受讓方為河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甘肅靖遠農商行轉讓白銀嘉鑫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的不良貸款成交,受讓方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
個別地方銀行不良貸款由于未能成交進行了多次重新掛牌。例如,中原銀行商丘分行轉讓商丘市長城面粉有限公司的不良貸款共進行了七次重新掛牌,最新一次競價日在12月1日,涉及未償本息總額2372.73萬元。
“地方銀行不良貸款轉讓主要存在不良資產定價難、信息不夠對稱等問題,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導致處置成本高,因此,國內不良資產轉讓市場的深度、廣度仍有待提升。”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隨著國內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創新,國內信用環境發展,不良資產供給與需求方擴容,信息披露更加規范、透明,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市場的深度、廣度將不斷增強。
談及后續不良貸款轉讓趨勢,廖鶴凱認為,銀行不良貸款轉讓在未來一段時間依然會保持增長態勢,隨著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逐步發展和成熟,預計會有更多的機構加入轉讓試點。不良貸款轉讓的方式將更加多樣化,包括公開競價、協議轉讓、債轉股等多種方式,并通過更完善的方式形成有效的信息披露機制,以滿足不同機構和市場的需求,提升不良貸款處置效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