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傾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服務科技企業、線上快速“輸血”高新技術小微……上海銀行持續支持浦東新區高質量發展,新項目、新合作、新業務“全面開花”。為支持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上海銀行的金融力量一直在路上。上銀微動態近期持續推出“支持浦東新區高質量發展系列”。
新年開局,一批重大項目正在浦東新區加快推進。作為金融國企,上海銀行始終與浦東新區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無論在臨港新片區,還是在張江科學城,無論是頂尖科創,還是安居樂業,上海銀行都以金融之力持續為重大項目建設添足馬力。
為新片區
傾力支持“頂尖科學家”項目
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臨港新片區始終保持開放的力度不減、改革的強度不減、發展的勢頭不減,跑出了“加速度”、干出了“顯示度”、提升了“活躍度”。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新片區著力深化特殊經濟功能區與現代化新城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上海銀行與新片區“同頻共振”,全面支持新片區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兩個“聚焦”:聚焦服務產城融合,主動對接交通網絡、城市生態、文旅服務等重點領域,支持頂尖科學家社區、滴水湖金融灣等重大項目建設;聚焦服務社會民生,發揮自身優勢,在醫療、教育、養老、新市民服務等方面多點發力,為新片區居民提供不止于金融的綜合服務。
“頂尖科學家社區”項目以“世界級的新時代重大前沿科學策源地”為定位,著力打造國際領先的科技策源地、聯通世界的科學創新港、聚智全球的科學組織基地、機制靈活的離岸創新區。
位于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南側的國際創新協同區內的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場(臨港中心),是中國首個“科學家社區”城市單元。上海銀行作為“頂尖科學家”項目銀團貸款參貸行之一,積極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項目提供金融服務。
2023年,頂尖科學家社區獲得了三星級上海市綠色生態城區(試點)稱號,為滿足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的需要,該項目建設標準大幅提高,銀團貸款也隨之提升。為支持該國家級重點項目建設,上海銀行積極聯絡,會同銀團貸款各方召開會議,通過加急審批、綠色通道等方式,為該項目取得增貸批復,并已于今年1月發放貸款。
為科創
積極助力張江科學城建設
張江是浦東科技創新的一張名片,上海銀行積極支持相關重大項目,為張江科學城地標性建筑“科學之門”的建設提供金融動能。
作為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張江“科學之門”總占地約0.89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136萬平方米,項目計劃于2025年整體竣工交付。該項目位于張江城市副中心區域,建成后兼具辦公、酒店、商業等混合業態,將成為張江的地標性建筑,成為歡迎全球創業者前來張江共建世界一流科學城的一張名片。
上海銀行于此前成功中標“科學之門”雙子塔項目相關地塊的銀團貸款,并成為聯合牽頭行,目前項目已根據建設進度提款。
去年9月,隨著最后一塊幕墻單元體吊裝到指定位置,張江“科學之門”東塔實現320米外立面幕墻封頂。至此,張江“科學之門”320米超高層雙塔幕墻均已完成施工,張江科學城超高城市天際線形象也隨之勾勒完成。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增強張江科學城的國際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成為張江科學城面向世界廣納人才、共建國際一流科學城的象征與標志。
同時,作為唯一一家上海地區同時參與“科學之門”雙子塔兩個主塔項目銀團的銀行,上海銀行積極配合項目工作推進,加強與園區主要開發商及運營主體陸家嘴集團、張江集團和張江高科的深度合作。期間,提供了項目貸款、流動資金貸款、債券承銷、債券投資等金融支持。今年以來,根據項目需求,上海銀行及時新增放款,為張江科學城的建設添磚加瓦,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全方位、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為民生
金融源泉護航安居樂業
浦東始終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既在改革開放、創新發展上當先鋒、打頭陣,同時努力在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上樹標桿、作示范,積極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建設屬于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引領區。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為了讓人才安居樂業,住房項目建設也成為浦東民生建設的重要一環。
在建設人民城市的過程中,上海銀行一直不遺余力,貢獻金融力量。上海銀行臨港新片區支行堅持深耕區域發展,積極參與新片區內住房項目在內的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
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是新片區重大項目實施主體,上海銀行積極為其提供金融服務與支持。上海港珩房地產有限公司為港城集團子公司,主要承擔臨港新片區I06-01、I15-01地塊住宅項目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約34.1億元。
自該項目獲批以來,上海銀行積極組建銀團,最終以牽頭行為客戶申報授信,并占據主要份額。近期,上海銀行根據響應項目需求放款,保證項目有序推進。
“智慧金融、專業服務”,上海銀行將不斷深化服務意識,加速探索創新,腳踏實地地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的初心和使命落地,為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